秦朝,秦始皇派兵攻取南越,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今開平地(以下簡稱開平)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天下分為13州,開平隸屬交州合浦郡臨允縣。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從交州分出南海、蒼梧、郁林、高涼4郡設立廣州,開平分屬廣州蒼梧郡臨允縣、南?て揭目h。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天下分為19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新夷縣,南?づ柙、封平縣。南朝宋,設22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縣,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梁,割廣州新寧一郡立新州,開平分屬新州新寧郡新興縣,廣州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陳,開平行政隸屬與南朝梁相同。
隋開皇三年(583)將諸郡改為州。大業(yè)三年(607)又改州為郡,開平分屬信安郡新興縣,南?ば聲⒘x寧縣。
唐貞觀元年(627)設10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分為15道,道下設州,開平分屬嶺南道新州新興縣,岡州新會、義寧縣。五代(南漢),開平分屬新州新興縣,興王府新會、義寧縣。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設15道,開平分屬廣南東路新新州興縣、廣州新會縣。
元朝,開平分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新州新興縣、廣州路新會縣。
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布政司,開平分屬廣東布政司肇慶府新興縣、恩平縣,廣州府新會縣。
南明永歷三年/清順治六年(1649),開平立縣,隸屬肇慶府。民國初期,開平縣仍按清制隸屬肇慶府。
民國3年(1914),隸屬粵海道。民國9年(1920),撤銷道制,只留省縣級行政建制。民國17年(1928),隸屬西江善后委員公署。民國25年(1936)10月,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民國38年(1949)4月,改屬廣東省第十行政區(qū)。
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0月,隸屬粵中專區(qū)。1952年5月,劃入粵西行政區(qū)。1956年1月,撤銷粵西行政區(qū),開平縣劃歸佛山專區(qū)。1958年12月,改屬江門專區(qū)。1961年2月,屬肇慶專區(qū)。1963年9月,再次劃歸佛山專區(qū)(1968年1月改專區(qū)為地區(qū))。
1983年5月,改屬江門市。1993年1月5日,撤銷開平縣,設立開平市。1999年6月21日,將開平市人民政府駐地由三埠街道長沙沿江東路135號遷至長沙街道長沙光華路1號。
2000-2002年,開平市轄3個街道(三埠、長沙、沙岡)、15個鎮(zhèn)(水井、月山、水口、赤水、東山、金雞、蜆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2004年,水井鎮(zhèn)并入月山鎮(zhèn),東山鎮(zhèn)并入赤水鎮(zhèn)。2005年5月,開平市轄3個街道(長沙、三埠、沙岡)、13個鎮(zhèn)(月山、水口、赤水、金雞、蜆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2005年7月28日,撤銷沙岡街道辦事處,并入水口鎮(zhèn)。新水口鎮(zhèn)全鎮(zhèn)總面積為80.5平方千米,總人口8.4萬人,另有外來人口2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