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惠州市 > 惠陽區(qū) > 秋長街道 > 周田村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秋長街道周田村概況

[移動版]

周田村集秋長鎮(zhèn)“千秋客家文化,百年紅色經(jīng)典”,僑鄉(xiāng)文化于一村,是葉亞來故居、葉挺故居、廖似光故居所在地,革命的村莊,從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到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后涌現(xiàn)出六位將軍,無產(chǎn)階級革命烈士有四十多位。屹立在周田村的葉挺紀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客家文化、華僑文化、紅色文化、自然生態(tài)資源構(gòu)成經(jīng)典的濱海紅色旅游景區(qū)。2014年5月,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shè)廳授予周田村“廣東省宜居示范村莊”稱號。

歷史沿革

清朝前期屬秋溪約,稱周田村。清朝后期至民國屬沙坑鄉(xiāng)或周田鄉(xiāng),大革命時期屬秋溪鄉(xiāng)(惠陽縣國民政府仍稱它為沙坑鄉(xiāng)至1949年),解放初期屬秋溪鄉(xiāng),人民公社時期屬秋長公社,稱周田大隊。改革開放后屬秋長區(qū)秋西鄉(xiāng),稱周田村,1988年屬秋長鎮(zhèn),稱周田管理區(qū),1998年12月改稱周田村民委員會。2006年屬秋長街道,稱周田村民委員會。

葉氏建村

周田村村名是秋長鎮(zhèn)沿用歷史最悠久的行政村。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驚蟄日,一支原居興寧合水溪唇村以及黃陂鎮(zhèn)葉氏族人六十余人,在葉特茂主持下拜祭告慰先祖后啟程南遷歸善縣,由水路遷徙到達此地,并種下榕樹一棵以象征葉氏南遷,葉落生根定居于此。在葉氏到達之前,此地人煙稀少,為了發(fā)展葉氏人口,葉特茂葉特盛兄弟將該村定名為“周田”村,取字形字義“向外發(fā)展,人口增加”之意。兄弟分家后,葉特茂的一家進入黃竹壢定居,葉特盛的一家留居周田村,其余幾戶進入官山村定居。在周田村生活十多年后,葉特盛于公元1676年興建大型客家圍屋一座,今稱周田老屋,是一座三門九天十八井的四角樓圍屋,采用中軸對稱布局,并以葉氏“南陽堂”為堂號。

功名成就

周田老屋建成后,特盛后裔人才輩出 ,葉希恒和葉芳公分別在乾隆43年和44年中舉,均官授七品。葉芳公長子葉光謀封八品道庫大使,三子葉光謨誥贈五品奉直大夫;葉光謨六子葉登霆更是官至五品奉直大夫。三代人的官場亨通使周田葉氏顯赫一方,朝廷授予用來彰顯榮耀的功名碑就樹立在大屋兩側(cè),成為周田老屋的光榮標志。

葉特盛玄孫葉成發(fā)于道光5年(1825年)興建周田會水樓,建筑風(fēng)格為三堂兩橫客家圍龍屋,會水樓旺盛時期曾經(jīng)居住二百多人。

葉成發(fā)之孫葉沛林于1884年在會水樓旁邊建造一幢規(guī)模較小的客家圍屋,1896年葉挺就出生于此屋,葉挺參加革命后于1938年被授予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為革命犧牲后獲得共和國政府高度評價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創(chuàng)始人之一。葉挺長子葉正大于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此屋今成葉挺故居,1989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