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村位于劉店鄉(xiāng)東南方4公里的峴山腳下,東臨汝州安溝,南靠峴山佛爺洞嶺,西接邢坪村,北依油坊村。全村總面積9.76平方公里,耕地2667.5畝,林地1264.4畝,村莊占地518.1畝。轄長樹灣、石橋、南窯、柳樹下、谷莊、下河、土門溝、東坡、和尚莊、皂角樹、趙莊、西莊、宋家村、陳崖頂、侯家村、張家村、李家村、李家上溝、老泉源19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480戶、2456口人。峴山村因是佛教重要發(fā)源地峴山寺所在地,自古沿用峴山村名近2000年歷史。
據現有大量石刻文件記載,佛教傳入中國后,即在峴山村石橋組河北鳳凰臺上興建土坨寺,在鳳凰臺下擴建峴山禪院,距今在1800多年。不少佛家弟子的父母因牽掛自己的親人到此探親,并在這里落戶,董姓、趙姓、張姓、郝姓、王姓、黃姓、申姓大都是四面八方遷來的與僧人有聯系的家庭。峴山寺興盛時僧眾800多人,其父母鄉(xiāng)親尾隨而來的也有400多人。
明朝末年,峴山寺僧眾因與李自成作對,被闖王殺燒,加上其親屬也被株連,峴山寺溝上下沒有留下多少原住民,現有的張、王、李、黃、申、宋、吳、翟、劉、郝、馬、穆、谷、魯、崔、焦、耿、侯、樊等姓,大都是從-縣遷移來的。
峴山寺與太子碑的傳說:
在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今汝陽境時首選峴山北麓創(chuàng)建頭陀寺(后名峴山寺),到北齊天寶年間已具相當規(guī)模,數百年后,到唐朝末年,在黃巢農民大起義的打擊下,唐朝終被朱溫所代,在我國北方又先后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五個朝代,而在南方則同期有十個割據政權,合稱“五代十國”。中國又一次陷入戰(zhàn)亂之中。身處亂世的人們在迷茫無助中苦苦掙扎,佛教信仰成了當時很多人們無奈的精神寄托。當時,峴山寺就以其顯赫的名聲和宏大的形勢引發(fā)了一段皇太子皈依佛門留箴言的傳奇故事。
原來,叛將朱溫篡唐稱帝后,改國號為梁,定都洛陽,史稱后梁。但當時很多割據地方的原唐朝藩將并不歸附朱溫,而是紛紛以討賊復唐為口號,興兵伐梁,一時戰(zhàn)火紛飛,其中尤以割據山西的晉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反對最烈,屢與后梁血戰(zhàn)。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繼承父志,奮發(fā)作為,開創(chuàng)了來滅梁建唐的偉業(yè)。相傳,李存勖為報父仇,滅掉朱梁,南征北戰(zhàn),因攜子不便,遂將幼子寄于峴山寺托付于方丈收養(yǎng),同時約定若成大業(yè),領子還朝,若戰(zhàn)敗身亡,全找于斯。并題詩一首。多年后,李存勖終成大業(yè),滅梁稱帝,是為唐莊宗,后派一大臣前來請?zhí)舆朝,但太子在峴山寺中長大成人,深受禪宗凈土影響,早已看破紅塵,決意行作沙門,常住靜土,心神安寧,遂忤逆父命,留寺不歸,并親書一短文托來人送與父王:“凡使俾仆,目際耳畔,先念饑寒,后存使。得實則留,可疑則換,莫使鞭打,免生禍患,邇子邇孫,康壽延算”。莊宗聞聽無奈之下,遂敕封頭陀寺為天壽寺,以示尊榮,寺東所對之山也因此留下封子山(又名太子山)。
建國前,峴山村經濟非常不景氣。除了寺廟香會有點小商貿外,沒有其它任何工商業(yè),糧食根本不夠人民吃用,林果業(yè)、畜牧業(yè)只是零星存在,土地掌握在地主富戶手中,交通條件極差。建國后,峴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發(fā)揚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立足本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歷了曲折發(fā)展的過程。土地改革和合作化運動,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六七十年代,興修水利建成了青山水庫存東干渠,擴了坡改梯工程。為克服“犁種收打整年忙,里里外外一把糧”的局面,黨支部根據峴山地多荒山多的特點,在洛陽地委的支持下,栽植速生楊,使峴山村經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峴山人民響應黨的號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峴山村以其固有的地域優(yōu)勢,發(fā)展農業(yè)、林果業(yè),加上養(yǎng)殖業(yè),糧食產量不斷提高,林木材每年有近6000萬方往外發(fā)出,林果產品也有數萬斤外銷。二溝四岸的速生楊,近200畝果園已成為峴山村的綠色銀行和生態(tài)屏障。
峴山村利用自籌資金和國家補貼修通村道水泥路,使農網改造低壓電通到戶,民政廳扶持和募捐建起村小學校樓房兩座,總面積1000余平方米,2014年在國家教育部門幫助下,又建起了學生食堂300余平方米。
人民生活:
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吃穿住行比建國初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日峴山村二層樓隨處可見,手機、摩托車已不再是人們的新時尚。
峴山村兩面環(huán)山,一面靠坡,面向劉店小平原,境內有2000多年前的佛教發(fā)源地峴山乾明寺、峴山禪院、七十二座塔林和石橋等文物石碑,雖然受到毀壞,仍有待人們開發(fā)。2014年在峴山村民谷書占、谷書現、谷保家等村民的倡議下重修藥王廟,即將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