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水三弄巷口約五十米,有一條狹弄與法院街相通,兩條小弄交界,形成一個相對開闊的所在,我縣歷史上的知名公益人物方文彬故居便建于此處。
方家老宅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最早先建起后進,經(jīng)數(shù)次擴建,形成主體建筑加北側(cè)附房再加后花園的格局。主體建筑為典型的徽派風(fēng)格,坐西朝東,占地約38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平面呈縱長方形。硬山頂,馬頭墻,陰陽合瓦,穿斗式結(jié)構(gòu)。墻體上部用青磚,抹白灰。下部用紅砂石質(zhì)條石鋪砌。沿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門廳、前天井、正廳、天井、中進、后天井、后進。前進正門門楣上方以刻有幾何紋飾的磚細圍出長方形門額,中砌青磚。門額上方施門罩,以青磚疊澀出檐。正門前筑4級紅砂石階。青石質(zhì)門框、門檻、門枕石,門檻較一般民居略高。三合土地面,紅砂石天井。天井四周檐下牛腿雕刻自鳴鐘、花瓶等圖案。前廊帶卷棚,南北兩側(cè)各開一門方便通行。北側(cè)門與附房相連通,南側(cè)門通上水三弄。正廳明間懸掛“尚義家風(fēng)”匾。中進被分隔改建,已無法知其原貌。前廊南側(cè)門通上水三弄。中進與后進在后天井處原以圓門相貫通,后被改造封閉。后進改建較少,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前廊北側(cè)開一邊門,與廚房相通。廚房西、北側(cè)原為方家后花園。各進間原有通道皆被改造封閉。附房被改建分隔成數(shù)間。
走近方文彬故居,略顯破敗的大門上釘著一塊藍底白字的門牌,上面印著新時代賦予這座老宅的烙印“上水三弄11”。陽光下老宅挺拔依舊,于斑駁脫落的白灰下露出的青磚和風(fēng)化剝蝕的石構(gòu)件卻悄無聲息地泄露出方家老宅趨于日暮的--。老宅老矣,然而方文彬翁雪嬌這對伉儷感恩圖報、誠信守義的精神如常青樹,永遠扎根在常山。他們以自己行動詮釋的“尚義家風(fēng)”將在三衢大地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