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天寧區(qū)旅游

陽湖縣城隍廟戲樓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陽湖縣城隍廟戲樓
陽湖縣城隍廟戲樓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陽湖縣城隍廟戲樓位于天寧區(qū)和平南路與青果巷交匯處的原新坊橋小學內,坐南面北,原為陽湖縣城隍廟的附屬建筑。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以“常武地區(qū)戲樓群”名稱調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常州戲樓群”名稱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陽湖縣城隍廟戲樓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平面呈“凸”字形,臺口直對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原陽湖縣城隍廟大殿(1988年擴建新校舍時被拆除)。戲樓為歇山頂,兩層磚木結構,下層外側兩角由兩根粗-石方柱支撐戲臺,戲臺面寬6.7米,進深4米余,檐下內外三面皆有人物走獸等木雕,柱頭梁架飾脊枓栱承托,飛檐翹角,裝飾華麗。正中木雕掛落下為場上吹打人的位置。后臺為子樓三間,作演員化妝室,下層東西出入通道磚細門框上方分別保存“道古”、“歌升”(諸多資料上記載為“歌舞”、“升平”,不準確)磚額各一方。戲樓與城隍廟大殿間的兩邊,原有看樓上下各9間。儀門南立面檐廊為一二層貫通,東西山墻各有磚細門洞及門額“財帛司殿”、“鑒察司殿”,各三開間。樓下一層東山墻中部內側壁間嵌有刻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的“重建陽邑廟記”碑,即《陽湖縣增修城隍廟工記》碑一通。另外,2013年在陽湖縣城隍廟戲樓修繕過程中,還在屋頂發(fā)現了“靈藥延年”(款署“光緒九年二月穀旦”,1883年)、“春到人間”(款署“光緒丙戌孟夏月”,1886年)、“妙藥回春”(款署“歲次戊子”,1888年)、“甘露恩濃”、“神恩默佑”、“神功永著”、“神降之庥”等7塊木匾額,發(fā)現時被用作屋面望板鋪設于戲臺上方歇山頂北坡——推測應與陽湖縣城隍廟,以及《陽湖縣增修城隍廟工記》中所提到的位于廟內或其附近的“劉仙師祠”、“莊神醫(yī)祠”等有關——現均已被取下替換,妥善保存。


>>惲鴻儀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