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 > 三原縣旅游

東里花園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東里花園
東里花園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東里花園(唐園)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三原縣城北郊3公里處的魯橋鎮(zhèn)東里堡村,傳為唐大將軍、衛(wèi)國公李靖的故居,所以又稱李靖故居,是一座具有明清時代風格的北方園林建筑。據(jù)園內(nèi)碧池石刻記載,部分園林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花園原占地48畝,故名“半頃園”。據(jù)《三原縣志》記載,東里花園分別于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進行過整修。清末回民起義時,東里花園損毀嚴重,和尚明經(jīng)指揮重修,后輾轉(zhuǎn)歸于東里堡劉氏。劉氏后人劉季昭對東里花園進行重新修葺,起名“半耕園”,意在希望子孫后代邊耕邊讀,并由陜西督學吳大徵篆書“半耕園”3個字,刻石鑲嵌于園門。東里花園遂成為渭北一帶風景名勝。1917年,園主人家道中落,將園子賣于靖國軍,遂改名為“靖國公園”。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為園林大門題聯(lián)“天地有正氣,園林無俗情”,門額為“靖國公園”。1930年,楊虎城主政陜西,為保護園林古建,曾撥款修葺,并在此居住,故又名楊虎城花園。“西安事變”后,周恩來等中共領(lǐng)導曾臨此園與楊虎城商談?wù)隆?/p>

花園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79萬平方米,南北長163米,東西寬110米。園內(nèi)以著名的“關(guān)中八景”為主要題材,設(shè)有樓閣、假山、魚池等,主要建筑有妙香亭、讀書堂、望穡樓、掛云樓、望云樓、溢清閣、八角亭等。園門位于花園的最前端,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寬12米,進深5米,中部為過廳,兩邊為住房。房屋無斗拱,五架梁,硬山頂,灰布板筒瓦,檐施勾頭滴水,門額鑲嵌有“半耕麗”石刻題字。讀書堂位于花園北端,坐北向南,東西寬16.2米,進深32.1米,組合式歇山頂與卷棚式屋頂,兩側(cè)為廂房,有三原縣名儒賀瑞麟書“讀書堂”石刻題字。后樓為二層閣樓式建筑,寬14.5米,進深7.6米;上層為望穡樓,原為主人觀望田野莊稼之用,登樓遠眺,滿目翠色;樓下有3孔磚券窯洞,冬暖夏涼。

妙香亭位于園內(nèi)東南側(cè),平面呈“品”字形。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南寬9.5米,北寬6.8米,長15.5米。三架梁,四角攢尖式屋頂,灰布板筒瓦,檐施勾頭滴水。南面有磚砌圓形門洞,北面有一小門,南北相互貫通,兩側(cè)有廊房。亭南有一棵距今百年的紫藤盤楊樹。

掛云樓位于園內(nèi)西側(cè),坐西向東,南北長13.1米,東西寬9.17米,二層建筑,重檐,小歇山式屋頂。下層面闊五間,上層三間,三踩無昂斗拱,改建較為嚴重。掛云樓南為“待月臺”,西為“寶文軒”,東為“溢清閣”。

溢清閣位于掛云樓北側(cè),舉西向東,面闊五間,南北長20.56米,東西寬4.6米,歇山式屋頂,前后兩坡,重檐三滴水,灰布板筒瓦,檐施勾頭滴水,門窗已改變?yōu)楝F(xiàn)代式樣。溢清閣原為藏書樓,墻內(nèi)鑲嵌有宋、明時期書法家石刻。

微縮的“長安八景”位于園內(nèi)中部西側(cè)!跋剃柟哦伞笔瞧渲兄,建筑呈“廠”字形,用歇山和硬山兩種屋頂結(jié)構(gòu)構(gòu)制而成,建于一石舫之上,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長5.6米,寬4.2米。在“咸陽古渡”南北還參差分布著“華岳仙掌” “驪山晚照” “曲江流引” “草堂煙霧” “灞柳風霜” “太白積雪” “雁塔晨鐘”等關(guān)中其他著名景觀縮影。

園中還生長有許多珍貴樹種和奇花異草,其中知名的有白榆、金桂、紅豆杉、君遷子、金鐘花等,經(jīng)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專業(yè)人員鑒定有52種之多。園內(nèi)東南處有史可軒烈士的墳?zāi)梗骨敖ㄓ屑o念亭,立有--邦同志題寫的“史可軒烈士之墓”石碑1通。

1985年成立文管所;2002年以后,政府投入資金先后對園內(nèi)建筑進行了維修、彩繪和整修。

東里花園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了保護范圍。其保護區(qū)(含重點保護區(qū)和一般保護區(qū))為院圍墻以內(nèi),建設(shè)控制地帶為保護區(qū)外延5米。

延伸閱讀:

·第三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香積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