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河古石橋遺址位于襄城縣潁橋回族鎮(zhèn)北端潁河之上。
據(jù)考證,該橋建于宋代中期,明代重修。
潁河古石橋為東北一一西南走向,全長200米、寬8米,72孔,橋面、橋墩全用長2.7米、寬0.7米、厚0.3米的青石板材建造。橋面石板間皆有楔形榫槽連接,并用鐵水澆灌。橋墩用青石壘砌,每塊青石的中間鑿有拳頭大小方孔,疊砌之后,在下方孔中澆灌鐵水。橋墩上,朝上游刻有青石龍頭,朝下游刻有青石龍尾,龍頭龍尾高出橋面,作為欄桿支柱,上設青石護欄。橋兩端各有石獅一對。至解放時,橋身已沉降到河底,埋于河床之下,僅留護欄于外。
石橋之南,有一古鎮(zhèn),名潁橋,因潁河古石橋而得名。鎮(zhèn)呈南北走向,人稱“扁擔街”潁橋鎮(zhèn),是古代燕趙通往荊襄黔川的必經(jīng)之地,曾車水馬龍,商賈云集,至今街面上還留有許多歷代商房和豪宅,其中巴家大院,保存完整。全鎮(zhèn)人口一萬有余,回漢雜居,彼此尊重,和睦相處。鎮(zhèn)南有潁考叔祠、墓,鎮(zhèn)北有蓮花寨遺址,即《左傳》中鄭莊公掘地見母處。
古石橋上游50米處,有一小河,此段有五眼泉水匯入,白龍?zhí)度⑸徎ㄕ、擂鼓臺泉、陰司溝泉和響水臺泉,加上小河之水,融匯于潁水之中,故稱之為“七股泉”香水。此水不含雜質(zhì),煮沸后,潔凈透亮,細細倒入杯中,高出杯沿三銅錢厚而不溢。飲之沁香甘冽,綿爽延潤。鎮(zhèn)人自古就有飲用潁水茶的嗜好,并吸引方圓茶客到此暢飲。加之特殊的歷史地理位置,潁水香茶也隨著南來北往的客商足跡,聲名遠播。
潁河南岸,曾有四個大墓冢,是東漢開國功臣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淮陵侯王霸及其承襲王霸侯位的兩個兒子、一個孫子的墓葬,人稱四侯冢。
2005年8月,在四侯冢附近出土石辟邪等文物。石辟邪用整塊灰石雕刻而成,瞠目張口,昂首挺胸,作奔走狀,頸部有鬣,前足生雙翼,背、尾有羽翼,胸、背及臀部肌肉豐滿,威武雄壯。雙耳、頸、四條腿殘缺,現(xiàn)存許昌博物館。四侯冢今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