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于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館內除了展示李鄭屋漢墓外,旁邊還有兩個展覽廳,介紹漢墓的歷史及展示其出土文物。該墓穴是香港政府于1955年興建李鄭屋邨時發(fā)現的,從中共發(fā)掘出58件文物。從墓磚銘文的字體、內容,以及出土文物等推斷,墓穴建于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埋葬的相信是皇室貴胄。李鄭屋漢墓于198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法定古跡。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除展出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和“華南漢文化”兩個展覽,通過文字、圖像、照片、地圖、錄像和模型等輔助展品,介紹漢墓的地理環(huán)境、發(fā)現經過和墓室結構。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坡,興建徙置大廈時發(fā)現的。從墓室的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于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1988年李鄭屋漢墓被列為法定古跡,得以永久保存。為了穩(wěn)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觀眾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
歷史
1955年于李鄭屋邨發(fā)現的漢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筑工人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fā)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于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fā)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筑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后,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于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由2005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鐵氟龍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墓室過去都沒有采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只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后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并在墓內裝設控制濕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并不對外開放,但是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于東漢時期的墓穴。
建筑特色
根據考古學家推斷,該墓建于東漢時期。而于漢墓出土了67件文物,當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屋舍模型和各種陶器及青銅器等。然而,漢墓中并未發(fā)現任何骸骨。
漢墓的布局為“十”字形,一共有4個墓室。墓室屬磚室墓,由長40厘米、闊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磚塊砌成,而磚塊刻有10多種花紋及文字“大吉番禺”,室入口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壞。墓室屬磚室墓,由平均長40厘米、闊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磚塊砌成。大部份墓磚為素面,但亦部份磚塊的側面刻有10多種花紋及文字,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歷”及“薛師”。
展覽介紹
漢墓現時已成為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一個博物館。由于需要穩(wěn)定漢墓內的溫度和濕度,墓室并不對外開放,但參觀者可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墻窺探墓室內部,參觀者也可有漢墓旁邊的展覽館,觀看漢墓的地理環(huán)境、墓室結構和發(fā)現經過,以及漢朝時期的嶺南文化。
交通指南
景區(qū)地址:香港深水埗區(qū)東京街41號
乘車線路:乘九巴2a、新巴702s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