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該社區(qū)位于黃家寨鎮(zhèn)黃東村而得名。 |
因該社區(qū)位于青鋁生活區(qū)內且主要負責管轄青鋁駐地居民全面建設,故得此名。 |
始建明初。因陶家寨村邊有一條小河,從西向東流經(jīng)本村,因此命村名為東流,隨著時間的推移,改“東流”為“東柳”沿用至今。 |
據(jù)傳,明初(1368年)有位姓陶的將軍在此地安營扎寨。村以將軍的姓定名陶家寨,后江南、陜西等地百姓流落到此居住,沿用陶家寨至今。1961年分為上、下陶家寨兩個大隊。因此村在陶家寨上半部,得名上陶家寨。 |
據(jù)傳:明初(1363)有位姓陶的將軍在此地安營扎寨,村以將軍姓定名陶家寨。后江南等地百姓流落到此居住,依舊叫陶家寨。因此村在陶家寨下半部,得名下陶家寨。 |
據(jù)傳,明洪武年間,有趙姓從江南一帶遷此安家落戶,并在村東修建磨房,故得名趙家磨。后將此村分為上、下兩個村莊,因此村在趙家磨的上部,故名上趙家磨。 |
據(jù)傳:明洪武(1368)年間,從江南、陜西、山西等一帶遷來趙姓到此定居。在河灘修建磨房,因以得名趙家磨。村因位于下部,故名下趙家磨。 |
據(jù)傳,此村原來就有少數(shù)藏族居住,過著半農半牧生活。后于元朝未年從江南等地遷來幾戶許姓回族居住,以姓得名許家寨。明洪武年間,又從陜西、山西、南京等地遷來李、張、薛等幾戶漢族與藏、回族雜居。清光緒二十一年,回、藏族全遷往他鄉(xiāng)。但村名仍沿用。 |
據(jù)《楊氏家譜》記載,始祖系土蕃,明代就在此處筑寨居住,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村以姓得名楊家寨,沿用至今。 |
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據(jù)《阿氏家譜》記載:“阿氏民眾,原居住樂都縣(碾伯縣)東五十里老鴉城白崖子,系蒙古族阿土司后裔。于公元1594年阿繼德同總兵柴國柱到寧夏,經(jīng)剿寧夏叛酋哱拜。后邀攜眷來西寧同居北川清水谷筑室安居,繁衍子孫!币蚱湫斩闷淝f名阿家。 |
村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村以地形得名。此地三山對峙,形成兩溝,其一溝名大哈,一溝名小哈。村址在二溝交匯處。村民多數(shù)為從上、下柴遷來。以峽谷有水之意,取名大哈門至今。 |
平地莊農村居民點以地形得名。建村于民國10年(1921)。此地人戶與中莊陳姓為宗族。因村莊戶數(shù)多,田地遠,為便于耕地,從中莊遷居此村居住。村因處在平地臺上,取名平地莊。 |
始建于元末明初。據(jù)《陳氏家譜》記載,陳氏從安徽鳳陽府遷大通平路堡清水溝門居住,村因住在此溝口上,故稱為溝門。1958年以平樂鄉(xiāng)之名更名為平樂村沿用至今。 |
據(jù)《索氏家譜》記載,索氏世居武威,元代遷居互助班固灘,清康熙年間,部分人遷此安居,以姓得村名。 |
寺爾莊村原本是陳家村的一個農村居民點,1984年政社分設時建村,因此地原藏族居住,且有一小寺遺址,故名寺爾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