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貴港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貴港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原屬縣級貴港市轄地。

1995年縣級貴港市撤銷,析置港北區(qū),屬地級貴港市。

2003年劃覃塘、東龍、三里、黃練、石卡、五里6鎮(zhèn)和古樟、振南、山北、蒙公、大嶺5鄉(xiāng)另置覃塘區(qū)。

原屬縣級貴港市轄地。

1995年縣級貴港市撤銷,析置港南區(qū),屬地級貴港市。

民國二十二年(1933)設(shè)覃塘區(qū),屬貴縣。

1950年為貴縣第三區(qū)。

1955年復稱覃塘區(qū)。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改鎮(zhèn)。

1988年屬貴港市(縣級)。

1996年設(shè)立覃塘管理區(qū)。

2003年3月析置覃塘區(qū),轄覃塘、東龍、三里、黃練、石卡、五里6鎮(zhèn)和古樟、振南、山北、蒙公、大嶺5鄉(xiāng),屬貴港市。

2004年11月,振南、古樟2鄉(xiāng)合并為樟木鄉(xiāng)。

截至2022年,覃塘區(qū)下轄1個街道,7個鎮(zhèn),2個鄉(xiāng),分別是覃塘街道,東龍鎮(zhèn),三里鎮(zhèn),黃練鎮(zhèn),石卡鎮(zhèn),五里鎮(zhèn),樟木鎮(zhèn),蒙公鎮(zhèn),山北鄉(xiāng),大嶺鄉(xiāng)。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今平南縣地屬桂林郡。

西漢至三國時,先為南越國地,后屬蒼梧郡猛陵縣和郁林郡阿林縣地。

東晉升平五年(361)析猛陵縣置武城縣,縣治今武林鎮(zhèn),屬永平郡,為平南境內(nèi)最早設(shè)置的縣,后廢,縣地復屬猛陵、阿林等縣。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復置武城縣,后改稱武林縣,屬永平郡。

梁武林縣曾改為武林侯國。

陳復稱武林縣。

隋仍屬永平郡。

隋開皇十九年(599)增設(shè)隋建縣,治今平南縣大新鎮(zhèn)大中村。

唐初廢永平郡,改設(shè)藤州,武林、隋建2縣屬藤州。

唐貞觀三年(629)置燕州,治所今武林鎮(zhèn),轄武林、隋建2縣,增設(shè)泰川縣。

貞觀七年(633年)燕州治所移至寧鳳縣(今藤縣地),并改稱泰州;劃武林、泰川入潯州;原燕州治所武林置龔州都督府,督理龔、潯、蒙、賓、澄、燕、藤7州;析武林縣地置南平縣,后改平南縣,治所今平南鎮(zhèn)。

天寶元年(742)龔州改稱臨江郡。

乾元元年(758)復稱龔州,轄平南、武林、隋建、大同、陽川5縣。

五代,平南先屬楚,后屬南漢。

宋開寶四年(971)武林、隋建、大同、陽川并入平南。

嘉祐二年(1057)武郎縣并入平南縣,仍屬龔州。

政和元年(1111)龔州廢,隸潯州;三年(1113)潯州復析出龔州,平南縣隨之改屬龔州,為州治。

紹興六年(1136)龔州復入潯州,平南縣屬潯州。

元朝,平南縣屬潯州路。

明朝,屬潯州府。

清朝,仍屬潯州府。

清咸豐六年(1856)大成軍踞平南,改稱武城縣,屬大成國轄地(今桂平)。

咸豐十一年(1861)武城縣復稱平南縣。

民國二年(1913)屬郁江道(治今蒼梧);三年(1914)屬蒼梧道;十五年(1926)屬梧州區(qū)(治今梧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1月屬梧州專區(qū)。

1951年7月屬容縣專區(qū)。

1958年7月屬玉林專區(qū)。

1971年屬玉林地區(qū)。

1995年10月屬貴港市。

秦代屬桂林郡地。

南朝梁天監(jiān)元年(502年)始建桂平縣,隸屬桂平郡。

唐代置二州(潯州、繡州)九縣(后并為六縣)。

屬嶺南道。

宋代境內(nèi)潯、繡二州各縣合并為桂平縣,隸屬廣西南路潯州。

元代桂平屬潯州路。

明代屬潯州府。

明政府為鎮(zhèn)壓大藤峽瑤民起義,在縣境內(nèi)分置武靖州。

清初裁去武靖州,其轄地復并桂平縣,屬潯州府。

民國時期縣轄地不變,先屬蒼梧道,后屬梧州區(qū)。

1949年后先后隸屬梧州、容縣、玉林專(地)區(qū)。

1994年5月撤桂平縣,設(shè)桂平市,仍屬玉林地區(qū)。

1996年1月由貴港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