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大埔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大埔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洛崖原名陸崖,傳明末陸氏在山崖下始居建村,故名。清初陸氏逐漸遷居河對岸,嚴(yán)氏到此落戶,改名落崖。后人簡筆,誤寫成洛崖。[詳細]
清朝時期,原有韋、何兩姓三戶人在此居住。駐地村原名叫“六有”,后來,兩廣內(nèi)亂,鄧、楊兩姓六個人逃難至此,在一棵大樹下休息,認為這地方很好,決定在此落戶。楊、鄧兩姓很快發(fā)展起來。人們議論全靠六位在此休息,定下這個好地方,大家決定把“六有”改為“六休”。[詳細]
里明原名底明,傳元至元十八年(1281)由湖南張氏遷建,因處上明村底下,故名。1949年后,因該村距上明村僅有一里,諧音改為里明。[詳細]
駐地中回屯群山圍繞,取名“中圍”,后用“回”取代“圍”,故名。[詳細]
駐地原名下鄧,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鄧家在下鄧、大埔、靖西建立祠堂,以下鄧祠堂最大,被譽為正殿,故名。[詳細]
1938年,大埔鎮(zhèn)官員認為此地亂民多,為表明其要平定鎮(zhèn)西亂民的態(tài)度,故以“靖西”名之。[詳細]
該村轄區(qū)的長龍屯內(nèi)有一形如臺子的嶺,取名“龍臺”。[詳細]
木桐屯,因該村建村時此地木桐樹較多,故名。[詳細]
洛古原名鑼鼓,傳清嘉慶三年(1798)在小河邊建居,河水撞擊石頭,發(fā)聲似鑼鼓響,故名鑼鼓,后演變成“洛古”。[詳細]
南村屯建于小河南邊,故名。[詳細]
洛崖原名陸崖,傳明末陸氏在山崖下始居建村,取名“陸崖”,后演變?yōu)椤奥逖隆薄?a href=/guangxi/liuchengxian_dapuzhen_luoyacun.html class=blue >[詳細]
該地一帶沿融江河岸有三村寨,中寨屯居中,故名。[詳細]
駐地原名李村,傳明崇禎三年(1630)由李氏從湖南遷建,故名。后因非李姓人在距此500米處建新村,便將“李”改為“里”,隨即,李村被稱為“上里”,新建村被稱為“下里”。[詳細]
同境屯,村背半山有泉,日曬如鏡閃光,喻為“銅鏡”,取名“銅鏡”,因書寫有誤,后寫為“同境”。[詳細]
勤儉,壯語Gwnzgemh,“勤gwnz”即上邊,“儉gemh”即山坳。勤儉屯因建村于山坳上,故名。[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