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羅源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羅源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宋屬崇德鄉(xiāng),明清屬東隅里,西隅里及臨濟里小部分1931年屬第一區(qū)。

1934年稱鳳山聯(lián)保處,設(shè)3個聯(lián)保,曰冠桂、聯(lián)桂、篤賢,后并為一保。

1937年設(shè)冠桂鎮(zhèn)、篤賢鎮(zhèn),仍屬第一區(qū);1938年撤區(qū)暑稱鳳山鎮(zhèn),直至解放前夕。

1949年9月屬第一區(qū)。

1950年9月稱城關(guān)區(qū);1952年4月改稱第六區(qū);1956年3月成立鳳山鎮(zhèn),轄4個街政府。

一并其余轄地屬城關(guān)區(qū)、岐余區(qū);1958年稱城關(guān)公社,1961年5月更稱城關(guān)區(qū);1965年7月撤區(qū)并社,稱城關(guān)鎮(zhèn),1966年7月改名城鎮(zhèn)公社;1968年7月加稱革委會(1983年3月取消);1980年7月復(fù)名城關(guān)鎮(zhèn)。

1982年3月更名鳳山鎮(zhèn)。

宋分屬常熟,崇德鄉(xiāng)。

自明至清末屬拜井里、臨濟里和東隅里,民國初,中期屬二區(qū)、一區(qū);1938年稱松獲鄉(xiāng),1940年從連江割入北山、巽嶼兩村,1943年設(shè)松山、獲巽兩鄉(xiāng),1946年復(fù)并松獲鄉(xiāng)。

1949年9月屬第三區(qū),1950年9月屬一區(qū)、五區(qū),1952年4月屬七區(qū),1956年3月屬岐余區(qū),1958年分設(shè)松山、泥田、大獲3個鄉(xiāng),1958年10月合并為城關(guān)公社,1961年5月析出,分設(shè)松山、外洋、跡頭、小獲等4個小公社,屬城關(guān)區(qū);1965年撤區(qū),小公社合并,稱松山公社,1968年7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3年3月取消),1984年改稱松山鄉(xiāng)。

1992年10月,改稱松山鎮(zhèn)。

宋屬常熟鄉(xiāng),明至清末分屬臨濟里和徐公里。

民國初、中期屬第一區(qū)、第五區(qū),1938年屬洪林鄉(xiāng),1943年屬港桂鄉(xiāng)、起步鎮(zhèn),1944年稱護林鄉(xiāng),1946年屬洪林鄉(xiāng)。

1949年9月屬第二區(qū),1950年9月屬第一區(qū),1956年9月屬岐余區(qū),1958年5月稱起步鄉(xiāng),同年10月撤鄉(xiāng),屬起步公社,1961年5月恢復(fù)區(qū)公所,稱起步區(qū),分設(shè)蘭田、桂林、護國、長治等4個小公社,1965年7月撤區(qū)并社,稱起步公社,1968年7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3年3月取消),1984年更稱起步鄉(xiāng),1989年改鎮(zhèn)建制。

宋屬常熟鄉(xiāng)、崇德鄉(xiāng),明至清末分屬化一里、化二里、豐上里和豐下里。

民國時期,1931年屬五區(qū),1934年屬五區(qū)、四區(qū)。

1936年屬二區(qū)、三區(qū),1938年稱河陽鄉(xiāng),1943年2月分屬中松和滿湖鄉(xiāng)。

同年七月屬中滿鄉(xiāng)和豐深,1946年復(fù)稱河陽鄉(xiāng)。

1949年9月屬第二區(qū),1955年設(shè)中房區(qū),1958年5月屬中房鄉(xiāng)、疊石鄉(xiāng)和深坑鄉(xiāng)。

1958年10月稱中房公社,1961年5月改稱中房區(qū),分設(shè)下湖、嶺兜、中房、松洋、深坑等5個小公社,1965年復(fù)名中房公社,1968年7月改稱中房革命委員會(1983年3月取消),1984年更名中房鄉(xiāng)。

1992年10月更名中房鎮(zhèn)。

宋元屬同樂鄉(xiāng),置黃重里上、下圖。

明、清改圖為里,稱重上里、重下里。

1931年屬第四區(qū),1936年分屬二區(qū)、三區(qū)。

1938年分屬鳳壽鄉(xiāng)和福豐鄉(xiāng),1943年2月屬飛梧、豐斌、壽洋、洋深等鄉(xiāng),同年7月合并為壽竹、豐深鄉(xiāng)。

1946年屬福豐、鳳壽鄉(xiāng)。

1949年9月屬第四區(qū)、五區(qū),1952年4月屬五區(qū)、八區(qū),1956年屬洋柄區(qū)。

1958年3月份設(shè)飛竹、洋柄、斌溪、豐余等4個鄉(xiāng),同年10月份稱飛竹公社,1961年更稱飛竹區(qū),設(shè)飛竹、豐余、斌溪3個小公社,1965年7月撤區(qū)并小公社,復(fù)名飛竹公社,1968年改稱革命委員會,1983年取消,1984年改鄉(xiāng)建制,1994年鄉(xiāng)改鎮(zhèn)。

宋元豐四年(1081年)割連江縣招賢里地歸羅源縣管轄,屬常熟鄉(xiāng)。

明、清稱賢二里。

1931年屬第二區(qū),1937年屬第一區(qū),1938年屬鑒江鄉(xiāng),1943年屬鑒江鎮(zhèn),1946年屬鑒碧鎮(zhèn)。

解放初屬第三區(qū),1956年3月屬碧里區(qū),1958年5月置鑒江鄉(xiāng)和東灣鄉(xiāng),仍屬碧里區(qū),同年10月并入碧里公社,1961年5月屬碧里區(qū),稱鑒江公社,1965年7月撤區(qū),由縣直轄,1968年7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6年3月取消),1984年改鎮(zhèn)建制。

宋屬崇德鄉(xiāng),自明萬歷至清末,除白塔、尖山、埔頭3個村屬西隅里,浿溪屬東隅里之外,均為梅溪里所轄。

1931年分屬第一區(qū)、第三區(qū)所轄。

1936年屬第一區(qū)、第二區(qū);1938年屬鳳山鎮(zhèn)和鳳壽鄉(xiāng);1943年屬鰲塔、鳳后鄉(xiāng);1943年7月屬鰲塔、壽竹鄉(xiāng);1944年屬鰲塔、鳳石鄉(xiāng);1946年屬鳳壽鄉(xiāng)。

1949年9月屬第一區(qū);1950年9月屬一區(qū)、五區(qū);1952年4月屬五區(qū)、六區(qū);1956年3月屬岐余區(qū)和洋柄區(qū);1958年5月屬鳳塔鄉(xiāng)和白塔鄉(xiāng);1958年10月屬城關(guān)公社;1961年5月從城關(guān)析出成立白塔、應(yīng)德、鳳坂等3個小公社,屬城關(guān)區(qū);1965年3月小公社合并為城郊公社,1966年7月改名白塔公社,同年11月又改稱紅塔公社,1968年7月加稱革委會(1983年3月取消),1982年3月復(fù)原名,1984年更名白塔鄉(xiāng)。

原屬起步鎮(zhèn),解放后分解成立獨立區(qū),1958年設(shè)人民公社,1967設(shè)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起設(shè)鄉(xiāng)。

宋屬崇德鄉(xiāng)。

明清分屬梅溪里、化一里和羅平里。

1931年屬四區(qū),1934年屬三區(qū),1936年屬三區(qū)、二區(qū),1938年屬鳳壽鄉(xiāng),1943年2月屬壽洋、鳳后鄉(xiāng),同年7月屬壽竹、鳳后鄉(xiāng),1946年屬鳳后鄉(xiāng)。

1949年9月屬第一區(qū),1950年9月屬第五區(qū),1952年4月分屬五區(qū)、八區(qū),1956年屬洋柄區(qū),1958年5月置西蘭、嶺頭2個鄉(xiāng),同年10月合并飛竹公社。

1961年5月屬飛竹區(qū),分設(shè)西蘭、嶺頭和后路3個小公社;1965年7月撤區(qū),3個小公社合并,稱西蘭公社;1968年7月加稱革命委員會(1983年3月取消);1984年改稱西蘭鄉(xiāng)。

宋屬同樂鄉(xiāng),明清分屬重下里和林洋里。

1931分屬第四區(qū),1936年屬第三區(qū),1938年屬福豐鄉(xiāng),1943年分屬;羿l(xiāng)和西南鄉(xiāng),1944年稱福峰鄉(xiāng),1946年屬福豐鄉(xiāng)。

解放初期屬第四區(qū),1956年3月稱霍口區(qū),1958年5月分設(shè)霍口、香嶺、東宅、西峰4個鄉(xiāng),同年10月成立霍口公社,1961年5月復(fù)稱霍口區(qū),分設(shè)霍口、王延洋、香嶺、東宅、西峰等5個小公社,1965年7月撤區(qū),5個小公社合并稱霍口公社,1968年7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3年3月取消),1984年更稱霍口鄉(xiāng),隨即成立霍口畬族鄉(xiāng)。

宋元豐四年(1081年)割連江縣招賢里為羅源管轄,屬常熟鄉(xiāng),明清分屬賢一里、賢二里。

1931年屬第二區(qū),1932年屬第一區(qū),1938年屬鑒匹鄉(xiāng),1943年2月設(shè)玉濂、匹洋2鄉(xiāng),同年7月稱匹廩鄉(xiāng),1946年屬鑒匹鎮(zhèn)。

解放初屬第三區(qū),1956年3月屬碧里區(qū),1958年5月分設(shè)?、濂澳、碧里三個鄉(xiāng),同年10月成立碧里公社。

1961年5月復(fù)屬碧里區(qū),設(shè)碧里、牛坑和濂澳3個小公社,1965年7月撤區(qū),3個小公社合并,稱碧里公社。

1968年7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3年取消),1984年改稱碧里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