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北為一片1.2公里,寬0.9公里,沖積平洋,村置西北角的平洋后,故名。 |
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魏氏先人厚周率三個(gè)兒子在此拓荒創(chuàng)業(yè)時(shí),主要以捕魚為生,看到居住區(qū)域呈半島形狀,三面環(huán)海,酷似鰲山,且東向突出部隔500米海面與大扁島相望的海峽又叫鰲江,因而取名鰲頭。到了清朝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建魏氏宗祠修族譜時(shí),因鰲頭鄉(xiāng)背靠海堘頭自然村北大山山峰,先人希望后裔似山峰一樣屹立壯大,將名稱改為鰲峰。后又改為鰲頭。 |
村西南臨海,原海岸上草木茂盛,傍晚,各類鳥多成群結(jié)隊(duì),飛至棲息。村西南臨海,原海岸上草木茂盛,傍晚,各類鳥成群結(jié)隊(duì),飛至棲息,故名。 |
此地位于原大扁島北邊,初只有一間漁寮,故曾用名,北寮。后人們在此地筑屋而居,故改為今名。 |
祖上有牛頭村遷出,到該地居住,取名牛頭鼻,亦不忘祖上之意。1985年12月改名鰲峰。 |
瑤峯“躍龍境”左環(huán)鰲海,右繞鹿山而龍脈之發(fā)派,則自城山洵全瑤之保障。故稱高、林、李三姓分居磁瑤、硋窯、玉瑤為燕式向南飛,俗稱居住地為燕穴。唐朝(武后)二年(699年)鄉(xiāng)名稱為瑤峰,屬崇德鄉(xiāng)平北平上里。宋末年間,高林李三姓先后遷入瑤峯為磁瑤、硋窯、玉瑤三個(gè)自然村,沿至1952年統(tǒng)稱為,帯 |
村舍東邊一片海灘,原海潮可達(dá)村沿。灘涂均為蟶埕,陳氏于明正統(tǒng)年間(1440年)從音西云岐,此蟶埕邊定居,故名。 |
該處山形狀像只鶴,故稱。 |
原海潮達(dá)村沿,流沙游積,村前一片沙灘,曾名沙頭,唐開平間,添林人,同平章政事翁承贊不拜而歸,自號螺江釣翁,其弟翁承裕官拜校書郎,退隱遷至沙頭,自號瑟江釣翁,瑟江漸成村名。 |
村為江氏聚居地,故名。 |
郭姓聚居地,故名。 |
據(jù)村族譜記載,此地原鄭氏所居,天嗣始祖何昱公于宋咸淳年間自井得里(今江鏡)入贅,后代子孫繁盛,自此人們就呼鄭氏后代為后鄭。以示區(qū)別村名,逐以之定名后鄭至今。 |
原村前有一座低坵,名虎頭山,以此為名。 |
鐘氏家族系河南穎川固始縣,于唐末宋初遷入閩南,后由閩南海濱遷入榕城居黃巷,后因世亂攜眷遷玉融南,擇鳳嶺建草屋以樓,西鐘由此而立,故名。 |
任姓于清季從福州馬尾宮竹遷此建房定居,故以姓氏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