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瓦崗寨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瓦崗寨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據(jù)《瓦崗農民起義》記載,隋末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寨起議軍,在此建了練兵場,后有人搬居于此,方位在大操場東部,故取名東大操。故稱大操村。
據(jù)《點將臺碑文》記載,隋末煬帝苛政,河南荒旱,黃河兩岸大饑,妹村翟讓觸法避難于此,于大業(yè)十二年(616)二月翟糾集青壯,正式成立瓦崗軍,依青之險,截擊路,賑濟饑民,饑者云集青崗,翟讓買馬鑄刀,安營扎寨,揭竿而起,更“青”為“瓦”,號曰“瓦崗寨聚義軍”。明英宗年間,官餉運輸路過于此,盜賊搶劫一空,官軍對瓦崗行剿,人民殘留無幾,幸免者不敢稱瓦崗籍,易名瓦堽。1974年省縣考古,確認“瓦崗寨”無疑,縣委宣傳部通知恢復其原“瓦崗”。1981年經行署李專員批準恢復“瓦崗寨”。
隋代末年,翟讓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風起云涌,大量的農民和有識之士集結到瓦崗,并在瓦崗以西設置了報到處,即現(xiàn)在的周道。
傳隋末瓦崗軍在此作刑場,殺貪官,斬污吏,除惡霸,血染黃沙,遇水皆紅,名曰赤水。
據(jù)《瓦崗農民起義》記載,隋末翟讓率領起義軍于瓦崗,曾經在此地駐軍搭帳篷,取名“彭莊”。
隋末翟讓在瓦崗興兵起義,在瓦崗東南2.5千米處設立軍馬場,故取名“馬莊”。
傳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趙姓遷居于此,取名“趙莊”,后因戰(zhàn)亂,高筑寨墻,又稱趙家寨,趙家寨年久失修,雨淋風化,寨已無墻,又漸變?yōu)橼w莊。
據(jù)《滑縣民國縣志》記載,明代年間,古為濮水和酸水之處有溝百尺,故名“百尺溝”,后演變?yōu)椤鞍俪呖凇。按兩個街道劃分為兩個行政村,即前百尺口和后百尺口。此為前百尺口。
據(jù)《滑縣民國縣志》記載,明朝年間,古為濮水和酸水之處有溝百尺,故名“百尺溝”,后演變?yōu)椤鞍俪呖凇。按兩個街道劃分為兩個行政村,即前百尺口和后百尺口。1988年地名標準化后稱百尺口前街和百尺口后街。此為百尺口后街。
原名“青龍寨”,因村的東、北、西部沙崗相連,形似猛虎,又因主要姓氏為張姓,1800年更名為張虎莊。
隋末因瓦崗軍在此處開設小灶得名。據(jù)傳當年該地方為黃河故道河岸,有人在此開設“飯莊”,因規(guī)模不及南面飯莊,旅客慣稱“小飯莊”,沿革為“小范莊”。
隋代末年,瓦崗軍熬大鍋粥招待饑民,人們把瓦崗吃飯的地方叫做“飯莊”,即現(xiàn)在的大范莊。
清光緒年間,鄧月貴居鐵甲五品,賞載雕翎,在此安家,由于官高勢大,以其姓定為“鄧莊”。
明代,有一姓赫的在朝官拜御史,因觸法判罪后,其家仆魏氏攜其子而逃,在此落戶,取名“赫魏莊”,后姓赫的逐漸絕跡,故又稱之為“魏莊”。
原名桃園,明代末年,歸新鄉(xiāng)縣所轄,在新鄉(xiāng)縣東,故稱東屯,因村周圍均系延津、滑縣、長垣縣地盤,這些異縣村莊又稱“東屯”為“新鄉(xiāng)屯”。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