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為卓筒鹽的源產(chǎn)地,得名“卓源”。 |
境內(nèi)有關(guān)羽、關(guān)平,周倉像的古廟,取關(guān)、倉二字諧音得名。 |
早在明國時期此地有一棵高大的槐樹,每當花開時節(jié),周圍鄰里都到此采花作染料。 |
此地地形形似一條龍,境內(nèi)一村寨正好位于“龍背”位置,得名“騎龍寨”,村以寨名。 |
清末劉、陳、莫三大姓家族聚居此地,見此地坡頂平坦像一面大銅盆,故而取名銅盆寨,村以寨名。 |
因此地有一干草坪,檔在村口猶如專門為村寨修建的屏障,故而得名,故名。 |
境內(nèi)有一座橋梁,相傳為吳姓人家修建,得名吳家橋,村以橋名。 |
1968年該村修建水庫,有民工彭學金,因工身亡在水庫,故將該水庫命名為蓄金水庫,建村時沿用此名。 |
指位于村子東邊的山坡,故名。 |
境內(nèi)有座幸福橋,村以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