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平羅縣政府所在地得名。 [詳細] |
黃渠橋是惠農渠上的一座大橋,原名通溝橋。因惠農渠是清朝廷修建,群眾稱“皇渠”,后稱為黃渠橋。故名。 [詳細] |
名稱有二說:一說“建縣時因五谷豐登而命名”;一說“很久以前曾有寶豐古城”,設縣時取原名。 [詳細] |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為提高昌潤渠水位,解決農田灌溉困難問題,在今頭閘鎮(zhèn)街道昌潤渠橋下游150米處建提水閘一座,其為昌潤渠的首座閘,故名頭閘。 [詳細] |
明朝初建堡時以屯長姚福名命名,故名。新中國成立后,為書寫方便,于1955年改為姚伏鄉(xiāng)。 [詳細] |
崇崗鎮(zhèn)原名沖口堡,又名沖厚堡,因賀蘭山大水溝、小水溝、汝箕溝山洪直沖而得名。 [詳細] |
明朝末年,金積縣(現(xiàn)吳忠市)漢北堡馬家高莊回族馬姓農民十余戶遷入平羅縣,在丁家莊臺子西三華里處筑寨子一座,名為“馬家高莊”,高莊由此得名。 [詳細] |
明、清時期,陶樂為蒙古鄂爾多斯部牧地,蒙古語意即“白色的灣子”,也稱“托護(勒)灘”,至民國初統(tǒng)稱為陶樂湖灘。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寧夏省在高仁鎮(zhèn)設陶樂設治局,“陶樂”成為地名。 [詳細] |
靈沙鄉(xiāng)因轄區(qū)東北有約6平方千米沙窩而得名。 [詳細] |
渠口鄉(xiāng)因永惠渠、西關渠、東官渠等在境內從昌潤渠開口而得名。 [詳細] |
通伏鄉(xiāng)為紀念清代工部侍郎通智而把該地命名為“通福堡”。為書寫簡便將“!睂憺椤胺倍妹。 [詳細] |
有一個高仁的一戶人家最早在此居住,故名。 [詳細] |
紅崖子鄉(xiāng)因境內地質屬絳紅色泥巖、棕紅色砂巖,根據(jù)地形地質被稱為紅崖子。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