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遼寧省各市縣區(qū)地名由來[2]

遼寧省各市縣區(qū)地名由來[2]

  大連舊稱青泥洼,青泥洼大部分都是山東移民,在山東有一種很流行的事物叫做褡褳,大連就是由褡褳演變而來,另一說大連來自俄語“達里尼”。 [詳細]
  1945年置黑咀子區(qū),12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黑咀子區(qū)改為中山區(qū)。 [詳細]
  1945年置西崗區(qū),因區(qū)內(nèi)有一高地,昔為山崗,并且位于青泥洼之西,故名。 [詳細]
  1945年,置沙河口區(qū),以地處古沙河河口得名。 [詳細]
  1946年,置甘井子區(qū),以境內(nèi)有一甜水井得名。 [詳細]
  《旅順口區(qū)志》記載道:“明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都指揮使馬云、葉旺領(lǐng)兵從山東渡海至獅子口登陸收復遼東。此后,獅子口改稱旅順口!泵鬈姶舜芜h征,一路順風,在獅子口平安登陸,為了紀念這次旅途,獅子口遂更名為旅順口。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旅順市建制,建立旅大市旅順口區(qū)。 [詳細]
  金貞祐四年(1216年),升化成縣為金州,或與國號相關(guān)。1987年,設(shè)立大連市金州區(qū)。 [詳細]
  原名新金縣,元代建有石城,城門石額上鑿刻“孛蘭鋪”3個字,為可考最早名稱。孛蘭為蒙古族姓氏,又稱勃蘭堡、孛蘭店、孛蘿鋪、捕拉店、博羅堡。1901年,修建南滿鐵路,站名定為普蘭店。2015年10月,撤銷普蘭店市,設(shè)立大連市普蘭店區(qū)。 [詳細]
  位于遼寧東半島東南部,是黃海北部的島嶼縣。1949改為長?h。取長山群島首字,又因深居黃海之中而得名。 [詳細]
  遼時,扶余城的居民被遷至今復州城。并將此城命名“扶州”,后改為復州。1913年,復州改為復縣。1925遷駐瓦房店。相傳,清康熙年間,王姓、曲姓和金、欒兩姓合伙開設(shè)了招商客店,其中曲姓開的店房是瓦房,被稱為瓦房店。1985年1月17日,撤銷復縣,設(shè)立瓦房店市。 [詳細]
  明朝以前稱紅崖子,以城北五里許天秤山南下一帶土崗赤色,旭日東升,望之如一片丹霞得名。清末,易名大莊河。莊河名稱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天秤山東麓大河東岸居人逐年增多漸成村落,漁舟、商船由海溯河至此停泊裝卸,因此稱其為“大河莊塢”簡稱“大莊塢”。修廟鑄鐘誤將“大河莊”鑄成“大莊河”。另一說法是,“大莊河”本為今“莊河”之舊稱,因縣城處莊河之濱。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shè)立莊河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莊河縣,1992年9月21日,設(shè)立莊河市。 [詳細]
27、鞍山市 [遼寧省]
  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驛堡,取名于南郊的馬鞍山。因為此山很像摘下來的鞍子。1918年,日本侵略者成立“鞍山制鐵所”。1937年12月1日,成立鞍山市。 [詳細]
  1945年11月,在長大鐵路以東市區(qū)置鞍山市鐵東區(qū)。 [詳細]
  1947年7月,在長大鐵路以西市區(qū)置鞍山市鐵西區(qū)。 [詳細]
  1948年,設(shè)立立山區(qū),同年并入鐵東區(qū),1953年復置立山區(qū),以境內(nèi)立山而得名。立山為全區(qū)最高點,海拔149米。 [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