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海淀區(qū)旅游

海淀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北京交通大學主校區(qū)內湖泊。始于1909年。取“明誠”之意。坐落于北京交通大學校園的東北,明湖東西兩側分別是是圖書館,科學會堂。湖西北有愛知亭,有北京交通大學的老校長茅以升先生的題字。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海淀區(qū)上園村3號……[詳細]
  北京大學校史館坐落于燕園校區(qū)西校門內荷花池畔,1998年5月北大百周年校慶時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開放。 交通 公交307、320、737 景點位置北京市海淀區(qū) 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內(近暢春園路)……[詳細]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的中心花園是個美麗的地方,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色彩。春天,櫻花、玉蘭、迎春、山桃,姹紫嫣紅;夏天,紫藤爬滿了架子,丁香散發(fā)著花香;秋天,金燦燦的白果樹在藍天的映襯下甚是好看;冬天,松柏和山石顯出特有的氣質。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景色不同,各有特色!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38號……[詳細]
  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Geological Digital Museum of Peking University)是一個集科普宣傳、人才培養(yǎng)、標本存檔、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的國家級高校地學博物館。該館由陳列館和檔案館兩部分組成。陳列館部分創(chuàng)立于1909年,是我國最早的地學專業(yè)博物館。展廳面積400 ……[詳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的歷史悠久、館藏標本系統(tǒng)齊全。現館藏標本總量55000余件,其中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館名墻開展出4000余件。博物館的前身為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主要陳列展礦物、巖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質標本,始建于1952年。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 清華大學 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詳細]
  北師大文物博物館現有包括文物、檔案在內的各類藏品3萬余件,其中多見精品,如殷墟甲骨、商周銘彝、-寫卷、徽州文書、清代瓷器等。比較完整的新莽貨幣及韓林兒、李自成等農民政權所鑄錢幣、明末大順地方政權官印等,亦頗令人矚目。其中金鄉(xiāng)縣印、三彩武士傭、青銅甗等文物頗為珍貴。金鄉(xiāng)縣印,銅制,高11厘米,寬7厘米,是李自成大順政權的……[詳細]
  北京航空館成立于1986年,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南側,總面積9000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向公眾開放的綜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館。它的宗旨是普及航空科技知識,為振興中國航空事業(yè),發(fā)展世界航空科學技術而貢獻力量。北京航空館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學場地。北京航空館包括三部分:兩個展覽廳和一個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停機坪,展出……[詳細]
  北京交通大學檔案工作始于建校初期,與學校發(fā)展同步。1999年3月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將原校辦綜合檔案室,人事處、人事檔案室,學校史志辦公室合并建立了北京交通大學檔案館。它既是本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yè)機構。2001年,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檔案室并入北京交通大學檔案館,接收……[詳細]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大學校內的鳴鶴園中,是中國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積極致力于教學、科研和為社會服務,為學習中國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的學生提供標本觀摩和教學實習條件,積極協助中國考古學研究,展示中國考古學工作成果,宣傳普及考古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積極開展文物、考古學和博物館學領域的……[詳細]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詳細]
  中國煤炭科技博物館經教育部立項,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和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及部分大型煤炭企業(yè)的支持,由中國礦業(yè)大學承建并管理,于2008年9月竣工,建筑面積18 980平方米。中國煤炭科技博物館以濃縮千年煤炭開采歷史,匯聚當代煤炭科技成果,展示今朝煤炭精英風采,前瞻未來煤炭發(fā)展遠景為主題。本館設有中國礦業(yè)大學校史館、自然陳列……[詳細]
  中國農業(yè)大學數字博物館昆蟲標本館中國農業(yè)大學目前的昆蟲標本館是在原 清華大學 和 北京大學 兩校農學院原有標本基礎上發(fā)展而成,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過去的歲月中,特別是近50年來,經過劉崇樂院士、周明牂教授、陸近仁教授、楊集昆教授、李法圣先生等幾代昆蟲學家的不懈努力,已使標本總數達80萬余號,涉及32目550余科;范……[詳細]
  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占地500多平方米,共分5個展館,通過數萬文字史料、千余張圖片以及大量的實物、沙盤模型等,充分運用空間造型藝術及現代科學手段,立體而形象地展示了北京理工大學建校7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學科建設、辦學成果及發(fā)展愿景。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將成為該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成為育人的重要場所![詳細]
  高梁橋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代皇帝忽必烈,為了滿足元大都城市用水需要和南糧北運的需要,派都水監(jiān)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玉泉諸水,匯流至止,轉入護城河、積水潭,乃至通惠河。明清之際為北京前往西山園林風景區(qū)的水道。橋下有閘。橋西南有船塢。橋東北有綺虹堂。慈禧在此小憩后登舟。高梁橋以西,垂柳成蔭,風光秀麗,為……[詳細]
  正覺寺位于北京圓明園綺春園西側,建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是圓明園附屬的一座佛寺。正覺寺與綺春園既有后門相通,而又獨成格局,朝南單設山門,因獨處綺春園墻外而成為圓明園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筑。寺內還保存有圓明三園唯一的古樹群。古寺占地12660平方米,由山門、天王殿、三圣殿、文殊亭、最上樓、配殿等主要建筑組成,……[詳細]
  三畝垂釣園在北京市海淀區(qū)西馬坊路附近。吃、住、玩兒一體。交通 公交:乘坐專38路 到 蘇一二村 下車步行876米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海淀區(qū)西馬坊路……[詳細]
  北京科技大學校史館收藏了北科大歷史的一些物件,免費參觀。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30號……[詳細]
  臥佛山莊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北京市懷柔區(qū)渤海鎮(zhèn),客房全部為古式四合院建筑。整個山莊為古典四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積近6000平米。內有設施齊全的客房60余套,各種規(guī)格的會議室,風味獨特的中式餐廳,康樂中心,以及游泳池,保齡球、卡拉OK等娛樂設施,是公司會議團體開會合休閑的理想場所。在這里您不僅可以呼吸到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更能……[詳細]
  如今,燕南園里的老先生們相繼謝世了,健在的大師屈指可數,但逝去者的子孫后代仍在這里居住,并不斷有新的大學問家搬進來,詮釋著“薪火相傳”的深意。簡單的燕南園,屋舍與花木依舊,滄桑與風流并存。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內……[詳細]
  北玉河村是上莊鄉(xiāng)一個自然村,毗連東小營村、白水洼村,山清水秀。景點位置北京市海淀區(qū)上莊鄉(xiāng)北玉河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