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 > 建德市旅游

建德市旅游景點

富春江七里揚帆
   《富春山居圖》實景再現(xiàn)——七里揚帆七里揚帆:“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位于建德境內(nèi)的富春江七里揚帆景區(qū)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沿途有嚴陵問古、雙塔凌云、七里揚帆、子胥野渡、葫蘆峽谷漂流、江南村等名勝古跡。因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先生依此山水為藍本繪成《富春山居圖》而名聞天下。目前,七里揚帆景區(qū)“山青、水清、史悠、境幽”,是富春山居圖的實景再現(xiàn),F(xiàn)已形成“乘帆船,游七里揚帆;登古塔,觀嚴陵碑廊;踏峽谷,覽葫蘆飛瀑;進漁村,嘗漁家美味”的四大特色。其秀麗的山水風光與璀璨的文化古跡相輝映,宛如一幅絢麗的山水畫卷!屬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門票:85元/人 船費:5……[詳細]
靈棲洞
   地下藝術(shù)宮殿——靈棲洞靈棲洞位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建德市石屏鄉(xiāng)境內(nèi),是由靈泉、清風、靄云三洞和石林迷宮組成。以“水清、洞奇、風涼、氣爽、石秀”為總體特征,被譽為神奇的“地下藝術(shù)宮殿”,是《西游記》、《封神榜》、《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靈泉洞,以水見長。洞內(nèi)河道曲折幽深,石景琳瑯滿目,水石相映,景觀奇異。晚唐著名詩人李頻就曾游歷此洞,并留下“石上生靈筍,泉中落異花”的佳句贊美它。清風洞,以風取勝。洞內(nèi)常年恒溫,保持在14——17攝氏度。夏日,洞外驕陽似火,洞內(nèi)卻有習習涼風吹出,清新涼爽,寒不可御。冬季則暖風拂面,溫暖和煦,仿佛步入了春的世界。洞內(nèi)景觀發(fā)育完整,奇妙多姿,頗顯玲……[詳細]
大慈巖
   江南第一懸空寺——大慈巖大慈巖位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建德市大慈巖鎮(zhèn)境內(nèi),以江南第一懸空寺、長谷溪流、中華最大天然立佛和濃郁的佛教文化名聞遐邇,享有“浙西小九華”之譽,是“浙江省優(yōu)秀景點”。大慈巖海拔586米,主峰險峻挺拔、雄偉奇峭,外形酷似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立佛。它總高度達147米,頭部高41.3米,肩寬60米,五官清晰,形象逼真,未經(jīng)過任何人工雕琢,構(gòu)成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觀,經(jīng)中國旅游地學研究會專家親臨考察,鑒定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大天然立佛,故稱“中華最大天然立佛”。大慈巖山水相依相存,湖泊、溪水、瀑布、澗流隨處可見,從山頂蜿蜒曲折而下,形成了一條長達880米的……[詳細]
嚴州古城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鎮(zhèn)坐落在浙西山區(qū),位于新安江與蘭江匯合處,北枕烏龍山,南臨三江口。梅城是一座千年古鎮(zhèn),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梅花城,簡稱梅城,原是睦州嚴州府城的雅稱1938年,才作為建德縣城的正式地名確定下來。關(guān)于梅花城的來歷有種種說法,最流行的當推民國建德縣志上的一段敘述:建德城即嚴州城,俗稱梅花城,以臨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梅城的城墻最后一次重建于明初,為朱元璋妹夫李文忠所建。至于雉堞為什么做成梅花形,一直沒有一個一致的說法,據(jù)民國縣志記載,這是因為宋代有三個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經(jīng)領(lǐng)過嚴州的地方官職務(wù),嚴州被認為是潛龍所在地,其制故與南京北京同,所以這一帶有“天下梅花兩朵半”的俗諺。但是……[詳細]
建德情人谷
   情人谷(新安江銅官峽)位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建德市新安江鎮(zhèn)內(nèi),融碧湖島嶼、亞熱帶雨林、巖溶溪谷、秦銅文化、愛情文化“五絕”于一體,是新安江森林公園的主體。主景區(qū)以一條山高水深、陡峭的巖溶溪谷為主要內(nèi)容,具有原始、粗獷、野趣的特色。景區(qū)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2002年新開發(fā)的景區(qū)。情人谷(銅官峽)景區(qū)距新安江城區(qū)僅5公里的建德千島湖境內(nèi),有“新安江畔第一幽谷”之稱,是自然和人文完美結(jié)合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它以一條山高谷深、蜿蜒曲折的峽谷為主,具有原始、粗獷、野趣的特色,30多米高的珍珠瀑,綴滿厚厚的青苔,被譽為“華東第一翠瀑”;長達2000多米的巖溶溪流,跌宕起伏,泉瀑交替,形成了浙西最奇異的巖溶溪流……[詳細]
新葉村葉氏家族墓
   新葉村自南宋以來已有800年歷史,現(xiàn)保存了大量葉氏祖墓,共有新葉葉茂公墓、新葉葉熙公墓、玉華葉氏祖墓、玉華葉氏墓、醉翁山葉氏祖墓、石崗塘葉氏墓、石岙葉氏墓、石岙葉光隆墓、正昌崗葉氏墓、葉--烈士墓等10座墓葬。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葉茂公墓:位于新葉村東南面,墓主為葉氏茂字輩先祖,墓向朝東,占地73.4平方米,直徑8.7米,高2米,墓面由塊石錯縫砌筑,寬6米。墓碑鐫字三行,記載墓主身份、生平、立碑年份等。墓前設(shè)拜壇,進深3.7米。葉熙公墓:位于新葉村北,墓主為葉氏先祖熙字輩十一公以觀,及其福字輩十七公安人。墓面朝東,墓基呈圓形,直徑3.25米,墓高1.36米,墓面寬2.7米,墓碑鐫字三行,記述墓……[詳細]
六合古井
   梅城石板井頭有口千年古井,稱為六合古井,傳說與吳國太教訓兒子孫策有關(guān),故又稱為吳國太教子井。吳郡富春縣(今富陽)有個叫孫堅的人,為孫武之后裔,娶錢塘(今杭州)吳景的大姐為妻,生有四個兒子,長子孫策、次子孫權(quán)、三子孫翊、四子孫匡。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孫堅平定黃巾軍有功,拜別部司馬,尋遷長沙太守,封烏程侯。后來與袁術(shù)討伐董卓,被封為破虜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他的妻子吳氏亦由此被稱為孫破虜吳夫人。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孫堅攻打荊州劉表,被劉表部將黃祖部下亂箭射死。袁術(shù)封孫堅長子孫策為折沖校尉。因娘舅丹陽太守吳景被揚州刺史劉繇擊敗,孫策帶領(lǐng)孫堅殘部千余人,渡江協(xié)助吳景攻打劉繇。擊敗劉繇后,孫策又……[詳細]
建德烏龍山
   烏龍山位于古嚴州梅城鎮(zhèn)北門外,東西綿亙五六十里,海拔八百米以上山峰,相連約7里,最高處海拔916.6米。烏龍山是嚴州府的鎮(zhèn)山,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東部,古鎮(zhèn)梅城以北,坐落在新安江、富春江、蘭江交匯處之北岸,因山石烏黑,山體巍峨,蜿蜒如龍而得名。烏龍山主體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形成于燕山運動后期,山火噴發(fā)后的酸性巖漿凝結(jié)而成。早期曾處于淺海之中,故而山巔地沉中時有螺殼等水生物遺跡出現(xiàn)。由于山體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斷層,相對高度達800多米,幾乎是拔地而起,高臨江岸,氣勢十分雄偉,成為嚴州的象征。烏龍山又名烏山!端(jīng)注》卷四O《漸江水》:“浙江又東北經(jīng)建德縣南?h北有烏山!边@里說的“烏山”,即指烏……[詳細]
建德南峰塔
   浙江建德南峰塔屹立在新安江、富春江、蘭江的匯合口,與古鎮(zhèn)梅城隔江相望。塔高57米,為七層八角空心磚塔,始建于三國,毀于隋,今存寶塔為明嘉靖年間所建。南峰塔高57米,為八角七級磚塔,有盤梯可登塔頂。建于隋末唐初,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宋宋維藩詞:“雁剎盤空聳秀,突兀碧云間,百尺棲頭上,煙霧鎖欄桿!薄[詳細]
新安江
    新安江,中國錢塘江的正源和上新安江水庫游。在安徽徽州和浙江省西部(主要是舊嚴州)。長373公里,流域面積達11,600平方公里。發(fā)源于安徽省徽州休寧縣懷玉山六股尖,初名馮村河、大源河、率水,東流至歙縣浦口始名新安江(但現(xiàn)在全流域統(tǒng)稱新安江)。又稱徽(歙)港。東南流至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入桐江。1957、1960年在淳安、建德兩縣市境內(nèi)建成新安江水庫和發(fā)電站。   新安江發(fā)源于安徽徽州,經(jīng)浙江淳安縣,流至建德市;江水再往東流,經(jīng)桐廬,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區(qū)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qū)就位于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qū)域內(nèi),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qū)。 1982年……[詳細]
后山窯址
   后山窯址位于建德市大慈巖鎮(zhèn)陳店村窯口自然村后山南坡上,窯址所在處為一山間土丘,南側(cè)有一水塘,西北側(cè)平地現(xiàn)為耕地,東側(cè)為農(nóng)戶聚集區(qū),有溪流在村東北側(cè)自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鄉(xiāng)間公路東北-西南向穿過窯址堆積。窯址堆積主要位于土丘北部及其西側(cè)凸坡。窯址面積約10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面積約4000平方米,堆積厚度0.5-1.2米。地表隨處可見散落堆積,根據(jù)地表瓷片、窯具殘片等分布情況看,以鄉(xiāng)間公路為界,高于鄉(xiāng)間公路的坡地上,堆積相對單一,以韓瓶和支座為主,基本不見其它器型殘件,而低于鄉(xiāng)間公路的坡地上,地表采集遺物類型相對較豐富,瓷器施釉,制作較精,窯具可見匣缽、墊圈等。后山窯址所產(chǎn)瓷器制作上有粗、細之分……[詳細]
倪家窯址
   倪家窯址位于建德市大洋鎮(zhèn)倪家村上蔣自然村西南面山坡上,鄰近蘭江主河道。窯址所在處為一平緩?fù)蛊,北、東、西三側(cè)均有水塘。窯址面積約65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面積約2500平方米,堆積厚度0.6-1.2米不等。地表散落瓷片、窯具殘件等,局部聚集成堆,在凸坡中部及西側(cè)可見紅燒土碎塊。瓷片以帶釉粗瓷為主,多見罐、缸類廢品堆積,少見碗類產(chǎn)品,制作較粗糙,器型、釉色單一。地表可見大量支座及其殘件。釉色分灰青偏黃,窯變藍色釉,下腹及底部多施釉不及。窯口有陶泥清洗池。由采集標本判斷,器型以罐為主,另有缽、韓瓶等。以灰陶為多,胎質(zhì)較粗。由器型及釉色等判斷該窯址為宋代窯址。倪家窯址是一處生產(chǎn)粗瓷器的窯址,在現(xiàn)場踏……[詳細]
建德普濟寺
   普濟寺位于馬目大橋北端鐘潭嶺上,據(jù)史料記載,普濟寺始建于北宋仁和天圣年間,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屬南海普陀山普濟寺下院,素有小南海之稱。三殿格局,寺內(nèi)有印度進貢的玉觀音一尊(屬國寶級文物)。宋宣和年間曾毀;南宋建炎有桐廬僧廢額移建;宋淳佑中僧日照修,清咸豐辛酉年毀;光緒十五年唐其章籌金建,十九年僧寬憶添造客堂;民國七年僧德增建平屋十間。香火鼎盛時,有殿宇多進,僧十幾人,寺田二十余畝,山三十多畝。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屢經(jīng)戰(zhàn)火的罹亂,屢建屢毀,止共和初期,寺廟還保存原來的規(guī)模,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有遭毀,玉觀音已被棄于深潭之中。1992年,由善男信女出資出力,在寺廟原基上重建觀音一殿,并……[詳細]
建德童家祠堂
   童家祠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鎮(zhèn)大洋村漁民自然村。童家祠堂是童祖愷、童潤蕉烈士的家族宗祠,也是中共建德縣委的誕生地和建德地下黨重要的活動場所之一。1927年9月,建德縣黨的代表會議在大洋秘密召開,正式成立了中共建德縣委員會,童祖愷任縣委書記。11月19日,建德縣農(nóng)民協(xié)會代表會議在大洋高庵召開,宣布縣農(nóng)民協(xié)會正式成立。1928年1月16日,建德縣委、縣農(nóng)民協(xié)會在大洋童家祠堂門口廣場召開誓師大會,掀開了大洋農(nóng)民暴-動-的序幕。1月19日,國民黨軍警到大洋鎮(zhèn)壓農(nóng)民運動,農(nóng)民協(xié)會被迫轉(zhuǎn)入地下活動,暴-動-失敗。童家祠堂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坐北朝南,硬山頂雙坡屋面,建筑面積約720多平方……[詳細]
窯塢窯址
   窯塢窯址位于建德市大慈巖鎮(zhèn)陳店村葉墩自然村,窯址所在處為一山谷,東南側(cè)近谷底有山間泥路可通,低谷處原有水塘,現(xiàn)已改為耕地,谷北有溪流自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東有農(nóng)戶聚居。從窯址所在處地形情況看,窯床遺跡應(yīng)位于東南向坡地上,作坊遺跡應(yīng)位于山岙處。窯址面積約15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面積約6000平方米,堆積厚度1-3米。地表可見散落的瓷片和匣缽殘片,局部聚集成堆,應(yīng)是當?shù)卮迕癯鲇诟鞯男枰獡焓岸殉。窯床未暴露,推測窯形應(yīng)為龍窯。采集青瓷殘件(片)共41件,包括碗、罐、壺和韓瓶。其中,碗殘件3件,罐殘件1件,執(zhí)壺殘件1件,韓瓶殘件36件。從采集產(chǎn)品看,該窯址為宋代民窯,制作多欠精細,尤以韓瓶類為粗。產(chǎn)……[詳細]
蔣治烈士墓
   蔣治烈士墓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鎮(zhèn)烏祥村東南面山灣腳,1940年12月建,為蔣治夫婦合葬,占地面積為405平方米,墓面朝西,墓基成圓形,直徑3.5米,封土堆高1米。墓碑正面為“蔣治同志之墓”,由原上海書記石西民題字。墓后面有蔣治同志生平及革命事跡。蔣治(1910—1940),又名子謙,建德市烏祥村人。1929年秋,留學日本期間,積極參加“反帝大同盟”組織的革命活動,并由張國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0年11月,被派往杭州,任中共杭州中心縣委常委,旋即調(diào)回上海。1931年春,上海黨組織遭破壞,11月,蔣治離滬回鄉(xiāng)隱蔽。1933年2月,因當?shù)剜l(xiāng)長王興杰告密,蔣治夫婦在家鄉(xiāng)烏祥被捕,囚禁于……[詳細]
建德玉泉寺
   梅城鎮(zhèn)烏龍山上南麓的玉泉寺(俗稱石佛坳),寺旁有泉,冬夏不竭,而得名。古寺掩映在松林之中,環(huán)境清幽。站在寺門南望,但見山巒起伏,像是蓮花開瓣,南北雙塔高聳其間,猶如亭亭玉立之蓮蓬。廟內(nèi)有一奇石,人稱之為息石,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49年前后),凈宗五祖少康大師在此建道場,并將邊上的一塊謂“息石”的巖石雕鑿成一尊“阿彌陀佛”石像,此石據(jù)說不是產(chǎn)自烏龍山上的,它與周圍山上的巖石色澤不一樣,凡人燒香拜佛后,常有到石邊靠靠、貼貼,說是能祛病消災(zāi)的。“息石”是玉泉寺鎮(zhèn)寺之寶。由于少康大師不遺余力地弘揚凈土佛法,使其迅速傳播,名師輩出,直至如今風行海內(nèi)外;凈宗由洛陽南傳入浙,然后傳往日本,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很……[詳細]
東山巖寺遺址
   東山巖寺遺址位于航頭鎮(zhèn)石屏村胡家自然村東山上,年代為清光緒戊戌年(1898),類別為古遺址。該寺依山而建,四周古樹林立,香火鼎盛,當?shù)剡h近聞名。據(jù)考證該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崇禎九年(1636年)重建,大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建造前殿,大清光緒戊戌年(1898年)原址上再次重建,文革期間人為拆除!秹鄄h志》記載:在縣西北十都內(nèi)圖,年久失修化為丘墟,清光緒戊戌年,僧同志捐資重建,殿宇雄壯,古木幽深。其道屈而上,門前有普善橋,橋下有池,登橋而望,可供游覽山之麓,有八角涼亭行人經(jīng)此資憩息焉。該遺址占地面積約9095平方米,原寺建筑坐西朝東,該廟原設(shè)天王殿、子孫堂、正殿,食堂、禪房,并建有涼亭……[詳細]
霞霧橋
   霞霧橋位于大同鎮(zhèn)上馬村!跋检F橋”建于明朝末年,清道光29年(即1849年)經(jīng)過一次大的整修。上世紀90年代上馬村的退休教師方秀榮出資整修了分水石。幾百年來,霞霧橋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考驗,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1972年的八三洪水,在這場幾乎史無前例的洪水中,洪水的猛烈沖橋身,橋在洪水中不斷搖動,人們目睹險情都以為霞霧橋兇多吉少,但洪水過后,霞霧橋卻奇跡般的立在水中,仍然默默地為人們服務(wù)。然而,霞霧橋雖然有它真實的名字,可人們?yōu)槭裁匆恢毖赜孟埋R橋的名字?而“下馬橋”又怎么會變成“上馬橋”的呢?這里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jù)老人們講,落難天子下馬的傳說早在民間流傳,當年建好這座橋后,人們覺得用“下馬橋”這個名……[詳細]
葫蘆峽漂流
   浙江生態(tài)第一漂——葫蘆峽漂流葫蘆飛瀑峽谷漂流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建德七里揚帆葫蘆飛瀑景點內(nèi),它與江南村、子胥野渡、小三峽等景點連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廊,有“浙江生態(tài)第一漂”﹑“華東第一險漂”之稱。葫蘆飛瀑峽谷漂流全程約3公里,最高落差4米,最長落差近百米。漂流全程大約需要一小時左右。時尚的皮艇在幽深古樸的峽谷中穿梭,既可領(lǐng)略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風光,又可體驗到漂流的驚、險、幽、奇的樂趣。在漂流的過程中,游客的尖叫聲此起彼伏,工作生活的壓力,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釋放。漂流全程,我們要經(jīng)過20多個落差和彎道,每經(jīng)過一個就是一次新的體驗。我們可以坐著皮艇沖急流,過險灘,還可以和同伴一起打水仗,將久違的童……[詳細]
全部建德市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