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池州市旅游

池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許世英故居位于東至縣官港鎮(zhèn)許村。許村被群山環(huán)抱,雙溪環(huán)繞,綠水悠悠,喬木蔭蔭,風景十分優(yōu)美。站在村邊遙望四角尖,還隱約可見明王禪寺。許世英一生自律嚴謹,-樸素,不置田產。許世英故居由老屋、中廳、接官廳三部分構成,建筑面積770平方米。許世英故居老屋建于清順治年間,三進12間,青磚小瓦齊檐墻,建筑線條流暢和諧,雀替、枋梁、門楣、窗欞均有雕刻,工藝古樸典雅。中廳、接官廳建于清末,建筑面積519平方米。中廳為兩層樓房,前設內走廊將老屋與接官廳連成一體。接官廳兩進深,兩側山墻為階梯式馬頭墻,室內寬敞明亮,建筑風格與老屋大同小異。許世英(1873-1964),字俊人,又作靜仁,晚號雙溪老人。是中國近代史……[詳細]
  興濟橋在池州城東九華門外的清溪河上。時代為明,位于貴池市城東。橋有七孔,又曰“七孔橋”,F(xiàn)為省級文保單位。興濟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3年),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興濟橋橫跨于貴池市城東的清溪河上,為花崗巖七孔石橋,全長239米,寬9.4米,高約4米。橋拱以條石框式縱聯(lián)卷起,橋身砌縫相錯,逆水面立砌分水金剛雁翅橋垛。原橋東筑有奎星樓、橋西立有官亭,后遭近代戰(zhàn)火而不存。興濟橋旁有一棵古樹,是一棵香樟樹,已有50多年的歷史,是池州市有名的古樹。七孔橋,即為興濟橋,為池州有名的古橋。原先水清見底,游魚可數(shù)。為池州小十景之一,是來池州旅游的必看之地。據(jù)《貴池縣志》載,興濟橋,明萬歷十三年……[詳細]
  東流雙塔位于東至縣東流鎮(zhèn)江畔南北兩端。東至縣東流鎮(zhèn)江畔南北兩端對峙著兩座寶塔,一曰天然塔,一曰秀峰塔,合稱東流雙塔。天然塔坐落在鎮(zhèn)北回龍山上,因地勢培婁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載而成。塔高十一丈,周6丈6尺,五層六方,磚石結構。每層門開六扇,內設樓梯,拾級登攀,可至塔頂。上頂以金,下底以石,飛檐翹角,規(guī)制壯觀。清人馮荃寫道:一塔天然俯碧流,登臨四面景全收。山連吳楚開云日,江涌瀟湘過客舟。遠村煙浮元亮圃,近城風扇謫仙樓。春光到處都成畫,茅屋人家隔水洲。因建塔籌款施工一帆風順,又巧逢邑人李承祚鄉(xiāng)試中舉,大家認為是天然盛事,便名之為天然塔。登塔俯瞰,大江東去,孤……[詳細]
  太和章氏宗祠位于安徽池州市貴池區(qū)梅街鎮(zhèn)和平村太和章自然村。該祠坐北朝南,以南北中軸線而建,三進,為臺梁式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清代大修,進深長43米、面闊12.6米、高9.12米,占地面積541平方米。宗祠整體格局為門廳、露天小院、中廳、天井、祭祖祠。門廳兩側為廂房,后進祭祖祠為一、二層結構。一樓兩側設單梯直上,二層供放歷代先祖排位。該祠內部木質結構較為完整。大額枋、小額枋、斗拱、平盤拱、格扇等均雕有圖案;A石為青石質,圓形鼓腹,有圓形、六邊形、八邊形、方形等。屋面為硬山式,天井兩側為單坡,頂部蓋有青灰小瓦,四周立砌不荷重墻。地面為黃土和白灰摻糯米汁夯筑。貴池章氏第一祖視……[詳細]
  周馥接官廳及周氏宗祠位于東至縣。周馥接官廳,坐西朝東,建筑面積190平方米,抬梁兼穿斗架構,硬山墻仰瓦屋面,正脊1米多高。接官廳有門樓、主樓兩層,內設會客廳、客房、設施豪華。廳內懸有御賜匾額:“七旬齊案,五子登科!逼哐抵钢莛ズ头蛉藟壅Q,五子系指長子學海、二子學銘、四子學熙、七子學淵、九子學輝,他們兄弟都中了進士、舉人、撥貢等科舉。還有一塊御賜“風清南服”匾額,是對周馥督江南各省,為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時為官清正,受南方人民愛戴的褒揚。另有一塊本縣紳耆贈送的匾額,上曰“嘉惠桑梓”。接官廳右側,是周姓義塾的樓房、花園、廚房、廁所等。周氏宗祠位于接官廳西約150米,坐南朝北,建筑面積109平方米,……[詳細]
  徽州古道西線位于安徽東至縣葛公鎮(zhèn)、洋湖鎮(zhèn)、堯渡等鄉(xiāng)鎮(zhèn),黃山市祁門縣箬坑鄉(xiāng)仙寓山(紅旗村里中組山腳至櫸根關與東至分界處。(1)東至古徽道,始建于唐代,是明、清時期南來北往的咽喉要道。青石板沿途鋪設,每塊石板長1-1.2米、寬0.4-0.6米、厚0.3米,有橫跨古道、石亭、石凳、古井等。由于灰?guī)r有不耐分化的特點,沿途的青石板、石拱橋、雕刻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溶蝕現(xiàn)象。(2)櫸根嶺古道,古道全部用青石板鋪設,總長約11公里,早在公元873年就已經是交通、軍事要道。古道祁門段長約3.5公里,青石板約1.4米,寬0.4米。古道上遺存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古墓葬及古戰(zhàn)場遺址等;罩莨诺牢骶文化內涵及其豐富,作……[詳細]
  石門高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qū)棠溪鎮(zhèn)石門村。該祠始建于唐朝高霽的學堂,明朝擴建,座北朝南,為臺粱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原為六進,現(xiàn)存五進。依次為門廳、中下廳、中上廳、香火廳、祭祖祠,各進之間以天井相屬,前進到后進依山勢地形逐漸增高,祭祖祠高于孝恩堂0.80米。宗祠進深長63米、面闊15.28米。脊高6.5米,占地面積945平方米。柱礎石為青石質,有圓形、覆盆式,方形、六面、八面形等。祠內136根木柱襯托梁枋,柱上架梁,自下而上,逐層升高,直至屋脊,構成一組排列有序的木質構架。駝梁、月梁、撐拱,卷棚、雀替等木結構雕刻較簡潔,留有明代遺風。硬山式屋面,天井兩側為單坡,上蓋青灰小瓦。門廳兩側建有磚砌……[詳細]
  晚唐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清明》詩,唱出了一個聞名千古的杏花村。杏花村,因詩而得名,這里是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文化古跡,是安徽池州城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古井文化園位于池州市城西的杏花村,是在杏花村古井遺址基礎上建成的旅游景點。園區(qū)占地面積約13520平方米,主景區(qū)由黃公井院、釀酒坊、杏花亭、村志館、煥園等組成。園區(qū)風格樸素、典雅,園內廣植花草、杏樹成林、溪流縱橫,仿唐建筑錯落有致,古戲臺還有文藝演出,是現(xiàn)代游人憑吊懷古、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古井文化園古有酒肆,產名酒。南至齊山湖,北至缽頂山,東接西門吊橋,西臨秋浦河邊,杏花飛雨,橫貫十里。昔日的杏花村杏林百畝,花艷如云,村中還有一家黃公……[詳細]
  章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qū)原解放鄉(xiāng)俞村村。章氏宗祠,又名仲德公祠。章姓,是古代貴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一。據(jù)《章氏宗譜》記載:章氏,炎帝和神農氏的后裔,起源于山西列山。章氏出身官宦世家,歷代名士輩出。他們中有秦國的大將軍章邯,漢朝的巴東將軍章直、御史大夫章贛,晉代的秦王章樵、兵部尚書章平、中散大夫章展,南朝齊廣平太守章道蓋、陳國的司空章昭達,唐代建州刺史章及等等。章氏宗祠是以木雕、石刻藝術裝飾而成。額枋、平盤斗、撐拱、雀替、梁駝、護脊木、格扇檻窗、柱礎石無一不精雕細鏤。在內容題材上,門廳和藻井四周的卷棚月梁均鏤刻“龍”狀,既有“二龍戲珠”,又有“五子登科”、“連中三元”吉語。駝梁額枋上,刻……[詳細]
  杜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qū)茅坦鄉(xiāng)茅坦村。是一處始建于明代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杜氏宗祠是杜姓遷居貴池的祖祠。杜姓,位于古代貴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據(jù)《杜氏宗譜》記載:杜氏祖先本姓祁,為堯的后裔,虞時為陶唐氏,夏為御龍氏,商為豕韋氏,周為唐杜氏。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改封唐,其子孫于杜城(陜西京兆)杜縣。杜氏到了漢代,杜固為西漢御史大夫,便成為杜氏的遠祖。漢、魏、晉、唐數(shù)百年間,杜氏祖先世代為宦。杜牧于唐會昌四年(844年)任池州刺史。傳到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杜紹先由太平遷居貴池茅坦。杜紹先為貴池茅坦杜氏鼻祖,明清兩代,杜氏子孫科第不絕、世代有宦,既有狀元及第……[詳細]
  凈信寺,位于蓮花峰東麓的金沖村境內,距青陽縣城僅八公里。沿金山村后拾階而上一公里許,在一片修篁掩映之中便隱約可見一座不起眼的廟宇,這便是“凈信寺”。當?shù)厝朔Q“老庵”。相傳唐代那個修道成佛的瘋癲和尚道濟曾在此居庵多年。據(jù)《九華山志》載,凈信寺始建于唐代,一名“安禪院”,又名“碧云庵”,俗稱“老庵”。南宋詩僧釋希坦將碧云庵修葺、擴建后易名“凈信寺”。釋希坦,號率庵,工詩,著有《九華詩集》,早佚,舊志中尚存其詩五首,現(xiàn)志僅存《九華崇壽塔》和《七步泉》二首。現(xiàn)在的凈信寺主殿三間系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住持僧覺凈攜徒明順、明通所建。大殿為全石結構,不僅四壁為青麻條石壘砌,而且整個殿宇的梁、柱、斗……[詳細]
  慧居寺原名“慧慶庵”,位于九華山天臺峰山腰,始建于清朝,清末住持僧仁琳擴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擴允寮房,安單接眾,始具叢林規(guī)模,易名“慧居禪寺。抗日戰(zhàn)爭期間,青陽中學遷于此地。1943-1953年,果樂、果寬、理空先后任住持。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貼金。全寺建筑面積541平方米。該寺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重點寺院。從閔園上天臺,走臺階古道登高,約里許,在一片竹海之中,可見“密樹藏金碧,山空應鼓鐘”的慧居寺。該寺沒有山門等附屬建筑,大雄寶殿直露面前,似缺少佛殿的莊嚴氣氛。實際上,在建寺時,山門、前殿及兩廂附屬房屋均已籌募就緒,木石磚瓦等材料齊備。即將動工之……[詳細]
  溝汀遺址位于安徽生池州市石臺縣磯灘鄉(xiāng)溝汀村。該遺址面積約225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3-0.5米。2012年6月21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地表采集的遺物有陶片和石器,有打制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和磨制的石網(wǎng)墜、錛、鑿、刀、斧、鏃、鏟等以及時期的半成品,陶器僅見夾砂紅陶鼎足。在石器數(shù)量組成上打制石器多于磨制石器,磨制石器多于陶片;在種類上打制石器、磨制石器與陶器共存,刮削器所占比例最高。該遺址是皖南地區(qū)首個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對研究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活動具有重要價值。保護范圍:南至機耕路,西、北各50米,東至S211省道。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陶公祠位于在距縣城26公里的東流鎮(zhèn),又名陶靖節(jié)祠,坐落在東至縣東流鎮(zhèn)的鱉石山上,它是為紀念東晉大文學家、詩人陶淵明建立的始建于宋代初期,陶淵明,名潛,別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江西潯陽柴桑(今九江市)人,東晉義熙二年(公元406年)秋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余日,逢退督郵來縣,須束帶揖見,陶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來,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乃自解印綬而去,回到故里,隱居田園,讀書種菊,東晉時今東流地域屬彭澤縣,相傳陶淵明辭官后,為避州、郡官吏的糾纏,曾乘舟下東流,隱居種菊,因此東流留下了不少關于陶淵明種菊的傳說,并傳下“菊圃”![詳細]
  梅山摩崖石刻分為碑刻、摩崖、墓志等類型。梅山接壤江西,安徽的西南門戶。因山而名的參禪古寺,前來探幽訪勝,詠詩作賦,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有千言大觀,也有一字之驚;既有達官顯貴遺墨,也有無名之輩狂書;既有數(shù)丈摩崖,也有盈尺小碣;正草隸篆,代不絕書,琳瑯滿目,瑰麗多姿。其中主要的有普門嶺摩崖石刻、聚寶摩崖石刻、聚寶石記摩崖石刻、《古木》絕句摩崖石刻、《龍泉記》碑刻、梅山東石刻、神仙遺跡摩崖石刻等。這些石刻大大豐富了梅山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書法藝術寶庫,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保護范圍:以石刻中心點為圓心,半徑為10米的圓。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20米。……[詳細]
  金氏宗祠位于東至縣花園里鄉(xiāng)金家村。是一處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全稱南溪金氏大成祠,由金和璧為首的二十公矢勤矢慎,斂費厘規(guī),以成盛舉。該祠三進深,抬梁兼穿斗式大木構架,建筑面積981平方米。共有頂梁柱88根(不含瓜柱),最大柱子粗(周長)1.7米,高9.1米,最大磉礅周長2.65米。中進明間寬6米,次間依次漸窄。梁枋、敞卷、余軒、雀替、磉礅,細部制作(含雕刻)玲瓏剔透,整體組合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保護范圍:東至公路,南至溝渠,西、北各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同保護范圍,北至公路,西至濱河石板路。……[詳細]
  甘露寺位于九華山化城峰半山腰,與祗園寺、東崖寺、百歲宮同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寺建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國師奉旨進香九華,見此地山水環(huán)拱,于是在此立寺。傳說動工前夜,滿山松針盡掛甘露,人稱奇跡,又因《法華經.藥草喻品》中寫道:“釋迦說:我為大眾說甘露凈法。”阿彌陀佛又有“甘露如來”、“甘露王”的稱號,他化身說法時就有“澍甘露之雨”的話,遂定名“甘露寺”。甘露寺地處山腰,又是北路朝山必經之地,寺院寬宏,佛像眾多,茂林修竹,環(huán)境優(yōu)雅,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洞安和尚曾在此兩度登壇說法。乾隆年間住持僧優(yōu)曇開壇傳戒,成為叢林。道光十六年(1836年)住持僧青蓮擴建。咸豐三年(1853年)圣傳僧……[詳細]
  蕩里姚氏宗祠為三進,臺梁架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進深長39.8米,面闊16.3米,高8.87米,占地面積592平方米。宗祠基礎隨著山勢逐漸升高,正中是大廳,大廳兩側為廂房。柱礎石為青石質,有圓形鼓腹,六、八邊形、四方裙兜形。粱枋、雀替均有雕刻。前進天井為長條形,中進天井為長方形。宗祠正面設廣場,其頂端筑有半月形放生池,并立有唐代李白到此而作《宿蝦湖》詩句現(xiàn)代碑刻。該宗祠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池州儺戲儺事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祠堂的柱、柱礎、梁等框架保存基本完整。保護范圍:大門前延伸8米,東、南、北各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北各5米,西、南各10米![詳細]
  劉沖崖刻唐—清末九華山北麓九華鄉(xiāng)柯村境內的少微峰下該地為一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狹長盆地。盆地周圍由五老峰、雙峰、少微峰、天香嶺環(huán)繞,高陽河流經境內,自然風光秀美。自唐代費冠卿在此隱居后,歷代均有仿效者隱于此地,筑室讀書、著作。宋代青陽隱士劉放在陡壁上刻“清隱巖”3字,字徑近1米,筆力剛勁。此后慕名參與題刻者不絕,遂形成了摩崖石刻群。劉沖石刻群從唐末至清,綿延1200余年,石刻刀工精細,蒼勁有力,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具有較高的書法研究價值![詳細]
  九華山天臺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處,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臺沿線的山崖石壁上。九華山天臺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處,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臺沿線的山崖石壁上,分布在長約5公里的天臺沿線石板道路旁。鑿刻時間跨明、清、民國三個時代。主要作者有清康熙安徽巡撫朱作鼎、民國安徽省長許世英、國民黨集團軍司令孫元良、唐世遵等知名人士。文字有隸書、行楷等?谭ㄓ嘘幙獭㈥柨毯透〉窨谭。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是九華山旅游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文化資源。保護范圍:上至“一線天”、天臺正頂石刻群,下至朝陽庵“即是仙界”石刻止,周圍5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崖刻周圍100米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