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又名施相公廟橋,位于橫扇鎮(zhèn)東北的四都村5組,跨廟前港。南宋始建,光緒十六年(1890)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為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徥瘑慰坠皹,南北走向。全長18.5米,寬2.25米,矢高3米,跨徑5.7米。橋北堍有施相公廟,亦名施相公橋。橋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副楹聯(lián)。西向楹聯(lián):“成梁正遇神仙誕,題柱還期經(jīng)濟才。”上聯(lián)中的“神仙”指的是八仙中的一仙——呂純陽。下聯(lián)中的“經(jīng)濟”指“經(jīng)世濟民”。東向楹聯(lián):“放鴨欄開春漲軟,賣魚網(wǎng)曬夕陽明。”上聯(lián)中的“放鴨”與當?shù)亓鱾鞯摹俺S龃悍砒啞庇嘘P(guān)。明初開國功臣常遇春從小跟隨母親來到四都村,靠放鴨度日。一天,母子倆劃著船在橋頭放鴨,只聽見鴨群中“撲撲”聲響,……[詳細]
  迷樓位于貞豐橋畔,南社發(fā)起人柳亞子、陳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飲酣歌,乘興賦詩,慷慨吟唱,后將百余首詩編結(jié)為《迷樓集》流傳于世。樓內(nèi)一間房專辟成蠟像館,柳亞子等人圍桌而坐,舉箸暢談,栩栩如生。小樓依水傍橋,樓外景色迷人。迷樓建于清光緒年間,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鎮(zhèn)江,于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因擅長烹調(diào)珍饈佳肴,掌勺開設(shè)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后,如阿一枝...更多迷樓位于貞豐橋畔,南社發(fā)起人柳亞子、陳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飲酣歌,乘興賦詩,慷慨吟唱,后將百余首詩編結(jié)為《迷樓集》流傳于世。樓內(nèi)一間房專辟成蠟像館,柳亞子等人圍桌而坐,舉箸暢談,栩栩如生。小樓依水傍橋,樓外景色迷人……[詳細]
  平江路懸橋巷27、29號桂蔭堂,為清代蘇州狀元洪鈞故居。桂蔭堂,為洪鈞出仕后所建。整座第宅坐北朝南,占地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一處蘇州古城目前保存較好的清末蘇州狀元故居,對研究清代建筑和蘇州人文歷史都有較高的保護價值,F(xiàn)洪鈞故居部分建筑改建成平江名人館,展出數(shù)十位在歷史街區(qū)出生或生活過的名人事跡和相關(guān)物品,開設(shè)了中國科舉制度展和“金榜題名”互動區(qū)域,現(xiàn)代人既可以了解歷史,也可以寄寓美好的愿望。整個第宅可分三路:西路是主軸線,共有七進,前有照壁,依次為門廳、轎廳、花廳、大廳、堂樓、上房、下房。第四進大廳“桂蔭堂”已拆除,花廳前庭院內(nèi)的亭子、旱船、假山、桂花樹也已不存。堂樓與上房連以廂樓和旱橋……[詳細]
  搖城遺址位于車坊大姚村的大姚山!对浇^書》載:“搖城者,吳王子居焉。后越搖王居之”。大姚山是古搖城的一部分,搖城是春秋時期的一處封邑,初有吳王子受封于此,吳國滅亡之后,又成為越王搖的封地。吳王子和越王搖都是享世卿世祿的王室宗親,他們的受封,正是吳越兩國繼承西周分封制度的實例,受封者不僅得到財產(chǎn),還得到封邑,包括土地,甚至包括人口。越滅吳后,越搖王居住于這座最初由吳王子居住的古城,“城”也因搖王而得名。越王搖在這里還曾開鑿過“通江”,并借以攻伐過上舍君!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記載楚威王時興兵“大敗越,殺王無疆,盡取故吳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服朝于楚”。搖王世世相襲,……[詳細]
  江上草堂[浦口區(qū)橋林街道林蒲村沈營組�1970年代——2000年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代書法大師林散之(1898-1989),浦口區(qū)烏江鎮(zhèn)人氏,自幼酷愛書畫詩文,自號“三癡”,曾師從黃賓虹等名師,后游學萬里,既師古人、又師造化,藝術(shù)功底深厚。1973年,草書條幅《東方欲曉》發(fā)表在《人民中國》第一期首頁,在國內(nèi)外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當代草圣”。散之先生22歲時,為創(chuàng)造一個讀書學習、習字作畫的幽境,于宅后小山上筑草堂三間,取名“散木山房”,后改名“江上草堂”,并于草堂四周二十畝山地上種植花草竹樹。散之先生對“草堂”感情深厚,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50歲后雖遷居江……[詳細]
  思范橋位于吳江震澤鎮(zhèn)太平街西柵,相傳為紀念范蠡而建,故名思范。初建無考,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道士姬玉衡修,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里人龔振龍、陳士元、陳德魁、張宿五再建,同治五年(1866)重建;◢徥瘑慰坠皹颍媳弊呦,跨荻塘市河。橋長35.4米,頂寬4.9米,堍寬4.8米,跨度為10.3米,矢高5米。思范橋兩側(cè)各有楹聯(lián)一副,東向為:禹跡媲宏模,望里東西雙月影;蠡邨懷古宅,泛來南北五湖船。上聯(lián)明示禹跡,思范兩橋一東一西,如兩輪明月,遙遙想望,互為呼應(yīng)。而兩橋在造型上又極為神似,堪稱姐妹橋而相媲美。下聯(lián)之蠡邨,即蠡澤村,過思范橋向南約二里路,相傳為范蠡隱居……[詳細]
  據(jù)史料記載,寧邦寺始建于梁代,當時稱“海云禪院”,重建于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抗金英雄岳飛被秦檜謀害后,同為抗金名將的韓世忠看破朝廷的腐敗,奸臣當?shù)赖木置,便隱退在蘇州市的滄浪亭,他的六位部將也隨之來到蘇州,在穹窿山隱居參禪。他們雖然離開了朝廷,但依舊希望國家和平安寧,因此將“海云禪院”改稱“寧邦寺”。隨著歷史的變遷,寧邦寺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劫難,近幾年來,在政府的關(guān)心和支持下,寧邦寺修葺一新,以嶄新的面貌展示給十方信眾。從山門殿到山頂?shù)溺姌,共有臺階578級,落差達百余米。這在蘇州是絕無僅有的,在國內(nèi)也比較少見。寧邦寺內(nèi)擁有長18.8米,高3.8米江南地區(qū)最大的唐彩大臥佛。山頂?shù)膶幇罹,海…?a href=/landscape/63/suzhoushigonggongwenhuazhongxin.html class=blue >[詳細]
  吳梅故居,是我國戲曲理論家和教育家,詩詞曲作家吳梅老先生(1884—1939)的故居。是一棟典型的蘇州民居,墻門間北面是一個天井,天井北的二層小樓東屋就是著名的奢摩他室———吳梅藏書樓。墻門間西面也是一個天井,落地長窗后是大廳,廳上有樓,樓又分東西兩廂。大廳北是中宅門,其上磚刻“樂居安天”四字系吳梅手書。蒲林巷35—1號,一座典型的蘇州民居。紅漆斑駁的木門邊,“吳梅故居”標志牌赫然入目。吳梅(1884—1939)這個名字,是和昆曲緊緊相連的。二十世紀初,作為百戲之祖的昆曲已處于風雨飄搖之際。從十幾歲起就開始收藏戲曲典籍的吳梅為拯救振興昆曲所作的努力堪稱他對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貢獻。吳梅老屋本在滾繡……[詳細]
  “雙塔影園”位于蘇城官太尉橋的西堍,是清代著名詩人袁學瀾的故居。該園宅占地四畝余,是一處具有三百年歷史的蘇州傳統(tǒng)園林古宅。站在官太尉橋上向袁學瀾故居院內(nèi)張望,只見一片粉墻黛瓦、飛瓴翹角、樹木掩映、重重院落。袁公又名景瀾,字文綺,號春巢,嘉慶至光緒年間人(1803—1894年)。世居蘇城東南尹山鄉(xiāng)袁村,家素封,饒有田宅。年少苦學,補諸生,鄉(xiāng)試卻屢不第,居家著書課子,暇或朋友觴詠。咸豐二年(1852年)袁公購吳門官太尉橋冷香溪畔盧氏舊宅,奉母遷居城中。因園宅西南毗鄰雙塔,名以“雙塔影園”,并撰“雙塔影園記”序其始末。袁公詩文,膾炙人口,著聲吳下。所著《吳郡歲華紀麗》為記歲時蘇州風土人情節(jié)令時俗之作……[詳細]
  田橫崗遺址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qū)中云街道辦事處金蘇村云龍澗風景區(qū)。田橫(?-前202),秦末狄縣(今山東高青)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之一,曾自立為“齊王”,劉邦稱帝后,率部眾500余人逃居海島,后被迫皆自盡。據(jù)唐《元和郡縣圖志》、《通典》及宋《太平寰宇記》等記載,田橫崗在東海縣東北六十一里小鬲山,孤峰獨秀,三面壁立,俯臨深壑,唯有東隅可近人行,壘石為城,即田橫所處營地,F(xiàn)存田橫崗分為左、中、右、前四營寨,均面向北面大海,其中營寨位于隔峰山頂,有四條小道聯(lián)系其它各營寨。中營寨東、西、北三面都是懸崖,南面用塊石砌成高3米的寨墻,右寨設(shè)與中寨一澗相隔的“鷹嘴頂”;左寨設(shè)于“狼牙頂”呈環(huán)形,前寨筑在條山頂![詳細]
  黎里鎮(zhèn)西的西徐家弄與西蔡家弄(老醫(yī)院弄)之間有一幢八進深的大宅,此宅即是徐達源故居。徐達源故居的第三進名為寫韻樓,即是當年吳瓊仙的書齋,現(xiàn)從西蔡家弄(老醫(yī)院弄)出進。該樓為一樓廳,面積108平方米,高爽明亮,廳前為一庭院,院中原有磚雕門樓、花臺等,現(xiàn)存有半殘的漏窗一個,其兩邊云彩、上下四只蝙蝠尚在。望著樓前褐黑色的長窗和樓側(cè)青灰色的高墻,望著院中那一盆盆花草,眼前依稀浮現(xiàn)出當年“寫韻簾垂碧柳陰”的情景。就是在這座寫韻樓里,吳瓊仙寫下了許多詩篇!昂馐锉挑贼裕嫵鼋隙麓。逢著桃花儂要問,此中可有避秦人”、“近水人家先得月,垂楊時節(jié)未聞鶯。徐忱舊館分明是,何處東風第一人”等佳句膾炙人口,流……[詳細]
  北京西路44號印度駐中華民國大使館為賀耀祖,化名賀貴年,于1935在此購地1484.3平方米,并建有磚混結(jié)構(gòu)的西式二層樓房2幢,西式三層樓房1幢,西式平房多間,計建筑面積817.9平方米,1946年11月至1950年4月租與印度大使館。后該處由市房產(chǎn)局代管。目前,此處現(xiàn)有房屋僅有主樓1幢,其樓坐北朝南,中部三層,小平頂,青瓦,四周為二層平頂,黃色拉毛外墻,白色勒角,整幢建筑,造型新穎,為西方庭院式別墅,建筑面積約320平方米,現(xiàn)該處為公安廳干部住宅,房產(chǎn)權(quán)為鼓樓區(qū)房產(chǎn)經(jīng)營公司。賀耀祖又名賀貴嚴、賀貴年(1889-1961年)湖南寧鄉(xiāng)人,留學日本,與何應(yīng)欽,谷正倫等為同學,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詳細]
  連云港抗日防御遺跡(1938-1939年)連云港抗日防御遺跡包括大龍頂、圍屏山、錦屏山、丫髻山、猴嘴山、朝陽西山、東陬山、仙姑嶺等處。大龍頂是連云港市云臺山大桅尖東側(cè)的一個山頭,為黃窩山最高峰,因其峰頂有塊巖石形似龍頭,故名。根據(jù)地方文獻的記載,此處遺址為1938年至1939年,國民黨守軍為抵御日本海軍對連云港的進攻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共兩處。第一處在大龍頂西側(cè)主峰,此處工事呈環(huán)形,依山勢而建,壕溝向東延伸,殘存碉堡兩座,遺留戰(zhàn)壕總長度約1500米。在遺址土層中清理出大量的彈殼、彈片、軍服紐扣等遺物,還有一顆完整的-及一塊日軍地界石碑。經(jīng)鑒別,彈殼、紐扣等遺物為雙方作戰(zhàn)部隊所留。第二處在大龍頂主……[詳細]
  中山陵仰止亭 南京仰止亭坐落在中山陵東面二道溝北的梅嶺上,東與光化亭相鄰,南與流徽榭相望,是中山陵園內(nèi)唯一的由個人捐建的紀念性建筑。 仰止亭建于1931年,1932年秋落成。由著名建筑師劉敦楨設(shè)計,葉恭綽捐資建造。亭為正方形,四角攢尖頂,亭高6.7米,邊長5米,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屋面覆藍色琉璃瓦,朱紅色立柱,梁柱、額枋、雀替、檐椽、藻井等均施有彩繪。四周臺階用蘇州花崗巖砌筑。亭子的南面額枋-有“仰止亭”三字.系由葉恭綽親筆題寫。“仰止”二字出自《詩經(jīng)·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寄托了葉恭綽先生對孫中山先生的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之情。 葉恭綽(1881-1968年),字譽虎,號遐庵,廣東番……[詳細]
  北半園即陸氏半園,占地1130平方米,位于白塔東路60號。該園為清乾隆年間沈其奕所筑,清咸豐年間道臺、安徽人陸解眉建,取名“半園”,又因在倉米巷史氏半園之北,俗稱“北半園”。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2向公眾開放。清咸豐年間道臺、安徽人陸解眉建,取名“半園”(因在倉米巷史氏半園之北,今俗稱“北半園”)1949年解放后,曾先后由木器盆桶社、織帶廠、東吳絲織廠、第三紡織機械廠使用。園在住宅東部,水池居中,筑以黃石駁岸,環(huán)以船廳、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為特色。園東北部的二層半重檐樓閣,為蘇州園林所僅見。園中植有白皮松、黃楊、紫藤等花木。該園布局以狹長水池為中心,筑以黃石、太湖石……[詳細]
  蘇州烈士陵園位于蘇州市西郊橫山西麓,原名蘇州橫山烈士陵園,建于1956年4月。2000年2月,中共蘇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全面改建。蘇州烈士陵園占地140畝,改建后分紀念瞻仰和烈士安息兩個區(qū)。紀念瞻仰區(qū)居于陵園中心位置,采用主軸線對稱布局。軸線長約160米,由西向東依地貌呈階梯形,相應(yīng)建筑依次為大門、牌坊、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陵園電教館、悼念廣場、紀念碑。紀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日,碑上鐫刻陳毅元帥為烈士陵園的題詞“為人民事業(yè)而犧牲是最光榮的”,碑底柱正面和兩側(cè)各刻有一幅浮雕,畫面分別為“百萬雄師過大江”、“烽火沙家浜”、“鐵嶺關(guān)大捷”,背面是……[詳細]
  •藤蔓從古老的橋身上垂下,橋頭連著圍著竹籬笆的人家,非常上鏡。景點介紹太平橋建于明嘉靖年間,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建,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梁刻有蓮座圖案,橋身石縫里長著藤蔓,非常上鏡。日本女畫家橋本心泉的《周莊的某一天》畫的就是太平橋,并把她自己也畫了進去。站在太平橋?qū)γ娴哪鲜薪稚,你可以把南北市河與后港河丁字河口上的太平橋,以及太平橋橋頭圍竹籬笆、擺著盆栽的水鄉(xiāng)人家一同納入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很有味道。從橋前經(jīng)過、穿過橋洞的游船也是攝影的好素材。太平橋距雙橋不遠,如果選好角度,你還可以拍張包含雙橋的全景照。導覽1991年4月,日本女畫家橋本心泉慕名專程到周莊寫生,她選擇……[詳細]
  錦屏磷礦舊址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錦屏鎮(zhèn)桃花村北500米處。錦屏磷礦是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和開采歷史最長的磷礦,被譽為江蘇省化工行業(yè)的鼻祖,“全國化學礦山的搖籃”。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其前身錦屏公司發(fā)現(xiàn)了具有開采價值的磷灰石;1920年正式成立錦屏礦務(wù)有限公司,開始了中國當時唯一的磷灰石的開采;抗戰(zhàn)期間,日本侵略者對錦屏磷礦進行了野蠻的掠奪式開采;新中國成立后,錦屏磷礦成為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磷礦,為全國各地培養(yǎng)和輸送了大量礦業(yè)人才。錦屏磷礦主體礦區(qū)分為西山、東山礦區(qū),采用中央主井以及東、西山副井的開采設(shè)計,主體建筑有廠部大樓、生產(chǎn)建設(shè)、非生產(chǎn)建設(shè)等。其中生產(chǎn)建設(shè)主要有采礦場、選礦廠(包括破碎車……[詳細]
  南京惠濟寺南京惠濟寺始建于南唐,稱湯泉禪院,清咸豐年間毀于戰(zhàn)火,光緒年間僅復建其中部分,規(guī)模遠不及以前。寺內(nèi)現(xiàn)存遺物有礎(chǔ)石、碑刻、古井及三株古銀杏;轁聝(nèi)三株千年古銀杏樹。一名曰“千年垂乳”,高20余米,胸圍7米有余,需七人方可合圍。有七根氣根,最大氣根長達2米多,氣根最大直徑30厘米,周長90厘米,猶如巨乳懸于空中,觀者神秘之感油然而生。二名叫“撐天覆地”,指的是此樹不僅高達24米,而且樹冠奇大,覆蓋地面半畝有余,夏日可容千人納涼。三名叫“雷擊復蘇”,此樹在咸豐年間曾遭雷擊燒毀半株,數(shù)年后又奇跡般地復蘇,因而得名。一進寺門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楊柳樹緊靠在湖邊隨風擺動,好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詳細]
  漁莊又名“覺庵”,是近代書法家余覺于民國二十三年在漁家村建造的一座別墅。別墅簡樸雅致,開門見湖,與上方山遙遙相對,近水遠山,風景絕佳。1965年漁莊歸政府所有正式改名“漁莊”,并全面修復。漁莊前原有四面臨水的湖心亭一座,系乾隆二十二年總督尹繼善修建。漁莊的廊、亭、廳、院雖構(gòu)筑簡樸,但這座古宅面山臨水,有道是“遠浦藏舟一水飛洮帶城郭,近山人戶數(shù)舉流翠濕衣裳”。推門而出,近處碧波蕩漾,有白鵝戲水,遠處上方、七子諸山群峰競秀,看不盡湖光山色惹人醉。漁莊的主廳“福壽堂”因當年清末慈禧賜書“!薄ⅰ皦邸倍妹,典雅寬敞,內(nèi)有一塊“懿旨嘉獎”的匾額。后廳為“天鏡飛來廳”,“天鏡”指宋范成大“天鏡閣”,遺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