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解元賓繼學墓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平南鎮(zhèn)平田村新勝屯村中間簡介:明解元賓繼學墓位于平南鎮(zhèn)平田村新勝屯。墓坐北朝南,由墳塋、墓圈、拜臺和后土等組成。平面呈長方形,長17.6米,寬8米,占地面積約140平方米。墓雖歷經(jīng)五百多年,中有兵燹人擾,同治十二年和一九九二年重修,至今還保留有墓頂珠、碑碣的“五云頭”蓋頂和碣邊框石等遺物,F(xiàn)狀是磚石結(jié)構(gòu),表面抹水泥砂漿。賓繼學,原籍平南縣大新鎮(zhèn)人,明正統(tǒng)三年(1438年)戊午科解元,是平南歷史上的第二位解元,官至吏部文選司主事,《平南縣志》贊其“在官廉介不阿,銓法為之一清”。是平南歷史人物。會守內(nèi)艱(母喪),卒于家,葬于平南鎮(zhèn)平田村前。為研究……[詳細] |
慈邊陳氏宗祠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平山鎮(zhèn)慈邊村中簡介:慈邊陳氏宗祠,位于平山鎮(zhèn)慈邊村,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寬20.6米,深33.6米,面積692平方米。主建筑二進三開間,右邊建廊廡、閣樓,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頂,小青瓦蓋面,前座抬梁穿斗混合式構(gòu)架,鐘鈕紋垂脊飾,山墻內(nèi)壁有光緒石碑9通,圍墻入門左側(cè)有民國示禁石碑1通,后座為磚卷無梁架山墻,鐘鈕紋垂脊飾,有木雕神龕。山墻門墻均有彩繪壁畫。陳氏宗祠具有清代嶺南地區(qū)祠堂建筑風格,為研究當?shù)仃愂霞易迨诽峁┝藢嵨镔Y料。據(jù)史料和碑記,祠堂的建造由來旺陳公之第十六代祀孫陳履安……[詳細] |
中團謝氏民居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鎮(zhèn)隆鎮(zhèn)富藏村中團屯51、52、53號簡介:中團屯謝氏民居,位于鎮(zhèn)隆鎮(zhèn)富藏村中團屯,是謝雄于同治年間建造。民居坐東向西,平面呈長方形,后抹兩角,面寬40米,深30米,面積1200平方米。整座建筑磚石木結(jié)構(gòu),小青瓦蓋屋面,主建筑二進三開間,兩廊前置,中有天井,前有灰塑花鳥照壁,兩廊硬山頂,鑊耳封火墻,左廊為出入大門,右廊為過道,前座硬山頂,船形脊飾,垂脊翹首飾靈芝草;門額有牌匾,陽刻楷書“都閫府”,檐墻彩繪花鳥壁畫。后座為單坡瓦面樓閣,硬山頂,馬面封火墻。主建筑右面附有天井,廊廡,左面附建有花廳、廚房(花廳、廚房已毀)。民居房屋眾多,復(fù)雜,結(jié)構(gòu)嚴謹……[詳細] |
新隆勞五暴-動烈士墓及紀念碑級別:縣級1988年地址:寺面鎮(zhèn)新隆圩圩背嶺東北坡1927年春,平南縣農(nóng)-動風起云涌,縣農(nóng)會籌委會常務(wù)執(zhí)委李修其領(lǐng)導(dǎo)勞五區(qū)11個鄉(xiāng)的農(nóng)民,成立了勞五區(qū)農(nóng)會。南昌起義后,廣西地委委員寧培瑛率容縣、桂平等縣一批革命青年轉(zhuǎn)移到平南縣新隆,與廣東省委派來的陳平會合,以勞五區(qū)為基地,積極發(fā)展黨員,建立組織,擴大武裝力量,開展土地革命和蘇維埃運動的宣傳。1927年12月,寧培瑛派陳平率領(lǐng)武裝,奇襲平山團局,暴-動-首戰(zhàn)告捷。隨即準備組織2000人-,舉行武裝起義。1928年1月18日,平南縣長馬翼漢奉國民黨廣西省黨部密令,糾集1200名兵丁向勞五區(qū)進犯。寧培瑛、陳平以新隆參贊廟……[詳細] |
寺面鎮(zhèn)勞五暴-動四烈士殉難處紀念碑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寺面鎮(zhèn)寺面村嶺腳屯西山崗南面嶺腳處簡介:紀念碑位于寺面鎮(zhèn)寺面村岒腳屯西山崗,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始建于1988年,坐西北向東南,紀念碑以碑臺、主碑組成,平面呈長方形,頂部有一五角星,碑臺長5米,寬4.7米,面積23.5平方米。主碑正面嵌有大理石碑,刻有殉難人員簡介,四烈士分別為寧培英、高鵬鹍、周紹明、周紹起。他們是平南“勞五暴-動-”的領(lǐng)導(dǎo)者、組織者,1928年1月21日在此處就義。它是人們緬懷烈士,激發(fā)愛國情懷的重要紀念場所。一九二八年一月十八日,平南縣長馬翼漢奉國民黨廣西省黨部密令,糾集一千二百兵丁向勞五區(qū)進犯。寧培英、……[詳細] |
郭家祠堂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馬練鄉(xiāng)九槐村八屯簡介:祠堂位于馬練鄉(xiāng)九槐村八屯。該祠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年)。祠堂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三進三開間,抬梁式磚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小青瓦蓋面,琉璃脊飾。祠由門廳、中廳、正后廳及左右?guī)拷M成的四合院式建筑,面寬12.9米,進深30.1米,面積約390平方米。門廳大門上方灰塑有“郭家祠”楷書凸字,中廳門上方有木牌匾“慕義可風”。后廳有“為善家樂”字的木雕神龕,檐墻有壁畫,壁畫以花鳥瑞獸、人物詩詞為主,瓦檐有雕花。該祠具有清代嶺南地區(qū)祠堂建筑風格,為研究當?shù)毓易迨诽峁┝藢嵨镔Y料。據(jù)《郭氏族譜》記載,村場附近有九個山頭環(huán)繞,乾隆初年……[詳細] |
“閬石鐘英”南漢狀元梁嵩讀書遺址遺址位于平南縣大鵬鎮(zhèn)政府西南1.5公里狀元山半坡上的洞內(nèi),洞口向東,洞內(nèi)形狀不規(guī)則,洞高3米,寬2.5米,深40米,直通山頂,內(nèi)有天然石臺石凳。梁嵩少時牧馬避雨和讀書之地。梁嵩,字子高,又字仲邱。南漢白龍元年殿試《荔枝詩》而中狀元,是廣西歷史上十大狀元之一,官至翰林院學士。平南大鵬鎮(zhèn)龍街村人,他幼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母子相依為命,邊放牧邊讀書,聰穎過人。南漢白龍元年殿試《荔枝詩》進士第一(狀元),以時多虐政,獻《倚門望子賦》乞歸養(yǎng)母,漢主劉龑憐而許之,厚加賞賜。梁嵩固辭不受,獨請蠲免龔州一年丁賦。從之,嵩乘白馬歸里至平南東濠河(今白馬江)過渡溺歿。州人感德,建……[詳細] |
莫仕睽墓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大鵬鎮(zhèn)高坪村高樓屯以西高樓嶺上簡介:莫仕睽墓位于平南縣大鵬鎮(zhèn)高坪村高樓屯,為混凝土蓋面墓,坐西向東,墓占地面積42平方米,墓有墳塜、拜臺,墓堆高0.6米,直徑2.8米;墓堆前立墓碑一通,碑高1.1米,寬0.65米,厚0.03米,鐫刻“太平天國補王諱莫仕睽之靈墓”及碑序,墓于2002年12月重修,墓碑為2002年重修墓時所立。莫仕睽是太平天國的補王,該墓對研究太平天國事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鵬化(包括大鵬、國安兩個鄉(xiāng)鎮(zhèn))就是天國革命的主要發(fā)源地之一,金田起義前奏和序幕——“花洲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鵬化的花洲村。天京定都后,鵬山中被榮獲封贈的“八王二將”就是……[詳細] |
天王洪秀全大旺圩碼頭發(fā)詔令地址該地址位于同和鎮(zhèn)同和北街的大同江上,地址由大同江及碼頭組成,面積約1000平方米,碼頭順東向西而下,長50米,寬3米,用不規(guī)則的石條砌成步級,從河面直上街道,碼頭兩旁有民房,近河面處一邊各有一棵大榕樹。據(jù)太平天國史和清方史料記載,1851年8月,太平軍在桂平新圩突圍東進平南,至鵬化龍街兵分兩路挺進。一路東出思旺,一路北上花洲,過楓木界出山至北降,沿大同江東下,洪秀全等領(lǐng)導(dǎo)人坐船,眾兵將沿江護衛(wèi)。8月14日,洪秀全在大旺圩舟中發(fā)出詔令!氨姳鴮⑶碜裉炝睿坏迷倌。聯(lián)實情諭爾,眼前不貪生怕死,后來上天堂,便長生不死。而若貪生便不會生,怕死便會死。又眼前不貪安怕苦,后……[詳細] |
韋邦相墓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上渡鎮(zhèn)上石村石馬屯西南面50米嶺坡上簡介:該墓位于平南縣上渡鎮(zhèn)上石村石馬屯西南面50米處的嶺坡上,為明嘉靖修正庶尹韋邦相墓,饅頭形墓坐西北向東南,乾隆版《平南縣志》命名為“邦相山”。墓外形為三合土結(jié)構(gòu),有墳珠、墓圈、拜臺、神道、后土、墓碑,碑文尚可見;墓門外有神道,神道兩旁各殘存有石馬(缺頭)、石羊各一對(石底座),基本保存明朝的官階墓葬特征。韋邦相后裔于2004年對墓進行了維修,F(xiàn)墓地呈長方形,長72.9米,寬15米,面積1093.5平方米。韋邦相墓是我縣現(xiàn)存少有的明代規(guī)模宏大的古墓葬,墓主人身份清楚,族系源遠,墓葬時間明確,基本保持原貌,對研究……[詳細] |
彭昱堯故居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鎮(zhèn)隆鎮(zhèn)周塘村長樂嶺屯簡介:彭昱堯故居,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向南,寬17.7米、深12.4米、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為清代三疊堂建筑風格,正座接前廳通后座。瓦木蓋頂,前、中、后座周邊用青磚砌墻。正座外墻用青磚砌墻,廂房用土泥磚砌筑。前、后座用土泥磚砌墻。因后裔已搬出多年,院落部分有損,主體結(jié)構(gòu)尚較好。彭昱堯,字子穆、號蘭畹、閬石山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丁酉科舉人!镀侥峡h志》光緒九年(1883年)版有記載。生于嘉慶十四年(1808年),卒于咸豐元年(1851年)辛亥七月二十四日。彭昱堯自幼聰穎,博覽群書,生有秩才,所著書立說中,詩詞奔放、……[詳細] |
周村漢墓群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東華鄉(xiāng)周村及北面果林、水田中簡介:該漢墓群位于東華鄉(xiāng)周村屯與東平圩之間,距縣城15公里。為一處漢代古墓群,1987年8月發(fā)現(xiàn)墓群由大小不等的九座墓堆組成,排列位置呈橢圓形,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九座墓當中,有七座較大。周村大榕樹下有一座,封土堆高2米,直徑約10米,白屋有一座,封土堆已平毀,已辟為水田,東華鄉(xiāng)東西各一座,距東華鄉(xiāng)東北角200米處有一座,這三座唯獨西邊一座尚有殘高封土堆一米,直徑45米,其余均平毀,辟為水田。--池邊有二座,其中有一座封土堆已毀辟為水田,一座封土堆殘高2米,直徑60米。公路邊有二座,均平毀辟為水田。現(xiàn)尚存三座,1……[詳細] |
袁醴庭墓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六陳鎮(zhèn)邦機村四芽屯鹿鳴崗西北面半坡嶺上簡介:該墓位于平南縣六陳鎮(zhèn)邦機村四芽屯鹿鳴崗西北面半坡嶺上,距縣城40公里。該墓坐東南向西北,墓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磚墳,墓葬堆直徑1.5米,高1米。起墓墻,青磚繞砌,墓碑鑲于墓堆后墻正中,墳前砌墓門,長方形,長5米,高1米,亦用青磚砌成,墳前草坪開闊,可容納百人拜祭,碑高184厘米,寬43厘米,厚17厘米,字體楷書。墓右前側(cè),平放殘神道碑一通,該碑原為袁玨父袁表章而立。袁醴庭為清代廣西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名流,其詩文流傳于世,他的詩文對研究廣西歷史具有重要價值!镀侥峡h志》載:“袁醴庭號玨,少有才名,清嘉慶五……[詳細] |
光祿大夫方伯猷夫婦合墓級別: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上渡鎮(zhèn)柘畬村石塘邊屯洪嶺簡介:光祿大夫方伯猷夫婦合墓位于上渡鎮(zhèn)柘畬村石塘邊屯洪嶺。座西北向東南,形名“貓捕老鼠”。此墓經(jīng)清光緒年間重修,用青磚露頂面砌筑墓圈,墳塋為土堆。有石質(zhì)墓碑,大字可見,序文小字多已漫滅。有碑框,碑頭為石雕“七云頭”蓋頂,邊框刻有聯(lián)云:“鴻嶺鐘靈錦世澤;石塘毓秀蔚人文。”碑主題為:“皇明誥封光祿大夫諱伯猷方公老大人一品夫人妣石氏方母老太君合墓”。邊款為:“大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歲次丁未八月十四癸酉日酉時立”。序文中得知,此墓葬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伯猷誥封“光祿大夫”,在明初官階是從一品,如是文職,《明清進……[詳細] |
林大居墓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平南鎮(zhèn)平田村新屋兒屯東南面500米黃京嶺上簡介:該墓位于平南鎮(zhèn)平田村新屋兒屯東南面黃京嶺上,葬于清代,墓坐北向南,面積10平方米。墓冢呈半球形土堆墓,高1.2米,直徑2.5米。墓冢前新立墓碑一通,鐫刻“林門顯孝諱大居字敬軒官封太平天國敬王遂千歲老大人墓”及墓主的生年與后裔名字。墓碑為2006年立,林大居是太平天國的敬王,對研究太平天國歷史提供實物依據(jù)。林大居(1797—1874年)字敬軒,國學生,廣西平南縣平南鎮(zhèn)平田村(舊路三里)人。祖父名悅松字永達,太學生。母龐氏,生子火玲、大琚,皆從“王”字旁。拜上帝后改大居,兄改大齡。1849年攜孫世福、世發(fā)……[詳細] |
三邊總制坊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丹竹鎮(zhèn)白馬圩東南面的白馬雙英紀念館內(nèi)簡介:三邊總制坊位于丹竹鎮(zhèn)白馬圩東南面的白馬雙英紀念館內(nèi),為紀念明兵部尚書袁崇煥而建。一九八六年冬,由平南縣人民政府、縣政協(xié),丹竹鎮(zhèn)人民政府聯(lián)合撥款,在白馬圩原狀元廟一側(cè)重建“總制三邊坊”。坊按明代牌坊式樣而建,現(xiàn)為水泥鋼筋結(jié)構(gòu),由三個捲檐屋頂組成,開坊門三個。中坊坊柱距5.5米,左、右兩小坊坊柱距各為3.25米,坊基寬約為4.40米,坊柱為0.45×0.84米,坊通高為13米。坊正面:中坊上格鑲嵌大理石,內(nèi)刻有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吳克清“總制三邊”四個題字,字體為行書,坊背亦言。左、右兩小坊上格鑲白……[詳細] |
上巷古火葬場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安懷鎮(zhèn)藍田村上巷屯西面燒人坪簡介:該火葬場位于平南縣安懷鎮(zhèn)藍田村上巷屯燒人坪嶺上,距縣城15公里,1988年普查發(fā)現(xiàn)的,面積約100平方米,F(xiàn)存一處火葬坑,寬約2米,長約3米。據(jù)藍田原村長盧成文介紹,該地方在當時,人死了不論漢族或少數(shù)民族一律火化,燒人坪便是這里的古火葬場。這里原有兩個燒人坑。這個火葬禮場是上巷下巷等4、5個村共用的,葬俗是:誰家人死了,便通知兄弟、親戚各戶,每戶挑一擔柴來參加葬禮,尸體要在天亮前抬到火葬場等候各戶挑柴來進行火化儀式。這古火葬場的使用時間最少在17代人以前,估計在明萬歷,遲到清道光年間,據(jù)史料記載,明宮清官府禁止……[詳細] |
陽川縣古城址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思介鄉(xiāng)相塘村小江東面岸邊50米處簡介:該古城址位于平南縣思介鄉(xiāng)相塘村小相思屯相思江岸邊50米處的白竹表,距縣城14公里,面積約5000平方米。舊陽川縣城為普通集市,由普通集市衰亡為廢墟。文物普查發(fā)現(xiàn)所采集到的瓦礫大都是唐代大板瓦、釉陶實心足碗,各種彩釉碗罐破片以及宋代黑陶衣陶器破片,還有水波紋陶片。無城墻殘基,無護城河。當?shù)卮迕裨趶U墟上種作物還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古錢幣。是唐宋陽川縣城址。這個城址文化層十分豐富,是研究唐歷史的實物資料!镀侥峡h志》載:“平南縣唐時置。本漢之猛陵,晉之武林,隋之建縣地......唐貞觀初于潯洲地析置.....龔州......……[詳細] |
明尚書張廷綸墓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平南鎮(zhèn)雅塘街中段南面50米雅塘山上簡介:張廷綸墓位于平南縣平南鎮(zhèn)雅塘街農(nóng)機廠側(cè),坐東向西。明弘治十五年壬戌卜葬于此,道光八年重修砌石。舊為磚墓,墓呈覆斗狀,占地172平方米,墓臺及墓堆周圍砌青磚及鋪水泥,據(jù)原有碑文重新立碑,F(xiàn)墓堆徑4米,墓穴徑5.9米,墓門深1.22米,墓臺寬8.8米,深4.4米。原石獅為花岡巖石雕(2006年被盜),獅身及獅座高1.10米。墓碑安放在墓堆前面,誥文碑安放在墳堆后面,墓門左右兩側(cè)安放張廷綸事跡碑及修墓碑,墓后土碑立于墓后10米處。墓前約百米處有塘,墓后土距墓8米,后土碑文為:張氏太公后土。墓前約4米處左為廷綸……[詳細] |
溪頭坤德石橋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丹竹鎮(zhèn)赤馬村溪頭屯南面200米石橋河上簡介:坤德石橋,位于丹竹鎮(zhèn)赤馬村溪頭屯南面石橋河上,始建于清道光八年。用本地產(chǎn)的石灰?guī)r條石徹筑而成,橋面鋪頁巖石板,橋為單拱,拱挎距6.8米,南北走向,長40米,寬3.8米,橋面距河床9米,橋南頭10米處立有建橋石碑一通,碑石刻成殿堂式,碑文已風化漫滅,往南有一段頁巖石鋪古道,殘長50米,寬0.5米。坤德橋是婦女民譽出資建設(shè)造的橋梁,是丹竹往白馬圩、過藤縣的古道,從建橋以來未曾經(jīng)過重修,保存基本完好,對研究我縣清代的橋梁建造工藝和婦女的樂善好施,濟人利物的傳統(tǒng)文化提供實物依據(jù)。據(jù)橋旁碑記記載,該橋為一女性倡……[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