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源匯區(qū)旅游

源匯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三晉鄉(xiāng)祠
  三晉鄉(xiāng)祠位于沙澧兩河交匯處漯河二中校內,原名關帝廟。漯河位居中原,交通便利,商賈云集。為方便聯誼,晉商于清乾隆53年(公元1789年)修建了三晉鄉(xiāng)祠,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據史料記載,當時三晉鄉(xiāng)祠坐北朝南,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后有戲樓,非常壯觀。20世紀初,隨著朝代的更迭和交通方式的改變,漯河水運日漸衰落,三晉鄉(xiāng)祠漸漸淡出了繁華。如今,三晉鄉(xiāng)祠僅存大殿,為單檐歇山式構造,綠色琉璃瓦頂,結構嚴謹,造型精美,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晉鄉(xiāng)祠不僅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45年9月20日,沉寂許久的三晉鄉(xiāng)祠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潮頭,迎來了一個令國人振奮的時刻。漯河作為抗戰(zhàn)勝利全國第十三個受降區(qū),在三晉鄉(xiāng)祠舉行了日軍投降儀式,日本北支那軍司令鷹孝森中將以戰(zhàn)……[詳細]
2、陳氏家族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氏家族墓
  陳氏家族墓位于源匯區(qū)大劉鎮(zhèn)大陳村,墓地東西長144米,南北寬148米,面積約21300平方米,現存明清時期古墓約300余座,是目前漯河市范圍內保存下來的最為完整的家族墓群。2008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為漯河市文物保護單位。陳氏家族墓因陳璣墓而聞名,陳璣墓位于家族墓地中央,其墓前立有“交龍御碑”。交龍御碑設計精美,宏偉大氣,線條清晰,碑頭為雙龍造型,中間刻有“封而誥命”字樣,代表著被封的官職與級別。(陳璣,字天儀,號蓮軒,明朝嘉靖二年進士,曾任漢中知府、湖廣按察司副使,按明朝官制,為正五品官員,相當于現在的地級市市長和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陳璣為官期間清正廉潔,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擁戴,又因為陳璣是當時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的老師,所以嘉靖皇帝對他非常賞識,于嘉靖十二年御制交龍碑,為其父母加封,……[詳細]
源匯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位于源匯區(qū)陰陽趙鎮(zhèn)古城村,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經省文物專國。秦漢至隋唐時期古城遺址為郾城縣城所在地,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然而由于歷史上戰(zhàn)爭-和朝代更迭,古城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絕大部分城墻早已被破壞,現古城遺址內城有城墻,高約2.5米,東西長約310米,南北長約280米,古城遺址外城約4平方公里,城墻已不存在。2003年省文物局組織考古隊對古城遺址局部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出土文物比較豐富,有春秋、秦漢、隋唐時期的陶器、鐵器、銅器等。這些文物的出土,為研究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詳細]
漯河基督教堂
  漯河基督教堂時代:1912年地址:漯河市源匯區(qū)濱河路沙河南岸……[詳細]
源匯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位于源匯區(qū)濱河路沙河南岸,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教堂坐南朝北,南北長26米,東西寬15米,占地面積390平方米,建筑面積719平方米,高13米,為磚木混合結構;浇烫檬冀ㄓ1912年,由美國派遣的瑞士籍傳教士和中國本地的牧師主持,廣大當地信教群眾捐資興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內部共分三層,門面東側原有鐘樓,底層為辦公住宿之地,二層為禮拜大廳,三層為眺望臺,鐘樓頂部安裝十字架和大鐘。教堂的外形為羅馬式建筑風格,每間都有羅馬柱造型,門窗的頂尖部都是典型的西方拋物線橢圓形狀。屋架結構為交叉斜梁支撐,屋頂用合金鐵皮覆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