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第一社區(qū) | 隸屬:東石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582104001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社區(qū)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qū)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xiāng)分類:鎮(zhèn)中心區(qū)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該社區(qū)原屬東石大隊。1986年政社分開,社區(qū)整合,原東石大隊劃分五個居委會,該社區(qū)原屬東石大隊第一基點,故命名為東石鎮(zhèn)第一居委會。
基本介紹:
第一社區(qū)舊稱“西尾”,包括金埔,西尾葉,爐內(nèi),衍澤,黃前宅五個前落,因其祖先先后入居東石寨西部,即把聚居地命名為“西尾”,東靠第二社區(qū)居委會,北毗東湖村,F(xiàn)社區(qū)人口人,戶,海外人口7800多人,主要姓氏為蔡、葉、黃、曾,以蔡氏為最,社區(qū)有建于70年代第二中心小學,占地面積4畝,學生1200多人,教師54人,歷年來該村獲得有:“晉江市文明村”,“晉江市黨組織先進集體”、“晉江市文明社區(qū)”“晉江市寬裕型小康村”等多種榮譽稱號。
清康熙年間,金埔蔡禮奄,賜進士出身,官至布政使。近年旅居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臺灣、香港(以馬來西亞居多)等地的海外僑新紛紛回鄉(xiāng),投資捐獻教育
歷史沿革:
自隋、唐以來,中原移民陸續(xù)南下,在此地開拓繁衍,早期居民,男以討海為生,插攔、纖網(wǎng)。
女以紡織為業(yè)。
宋為安仁鄉(xiāng)仁和里所轄。
明、清時期,隸屬十都。
1944年屬東石鎮(zhèn)。
解放后稱東石第一支點,1956年屬東石區(qū)東石鎮(zhèn);1961年人民公社化合編為東石大隊,又稱一居;七十年代,填海擴建居民區(qū),八十年代規(guī)劃城建,1987年改制成立居委會。
周邊相關:
第一社區(qū)附近有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靈源山旅游景區(qū)、圍頭灣、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qū)、圍頭村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chǎn),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jié)(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zhèn)·第一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