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亭村 | 隸屬:浦源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925102214 | 代碼前6位:350925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qū)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龍亭村古名“大籮”,又稱“三司嶺”,清乾隆初(公元1736年)肇基,清光緒年間改名“土亭下”,民國時期更名“龍亭”,文化大革命更名“紅亭”,1981年2月復稱“龍亭”。
基本介紹:
龍亭古名大籮,又稱三司嶺,清光緒改名土亭下,“0”時改名紅亭,1981年2月復稱龍亭,距鎮(zhèn)區(qū)14公里,位于龍亭溪右側(cè),海拔690米。清乾隆初(1746年),蕭瑞建從山底村遷龍亭定居,嗣后裔孫分遷自然村。
清至民國初,龍亭村隸寧德縣青田鄉(xiāng)十六都。民國24年(1935年)6月,為龍亭聯(lián)保駐地,隸周墩特種區(qū)。民國29年1月,隸龍亭鄉(xiāng)設龍亭保(含龍住院)。民國34年8月,隸周寧縣獅城鎮(zhèn)設龍鷲保(含龍住院)。1950年4月,隸周寧縣第一區(qū)(端源區(qū))設龍亭鄉(xiāng)(含龍住院、半嶺、進登)。1952年,析出進登鄉(xiāng)。1959年9月,為龍亭公社駐地。1959年1月,建立端源公社設龍亭大隊。1960年,龍亭、龍住
歷史沿革:
清末屬寧德十六都三圖統(tǒng)三十二村之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屬周墩特種區(qū)下轄的七聯(lián)保之一。
民國29年(公元1940年)設龍亭鄉(xiāng)六保:龍亭、進登、江渡、五源、半嶺、蓮地。
1950年4月設龍亭鄉(xiāng)(轄龍亭、龍住院、半嶺、進登),1959年1月,析出其它村,設龍亭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
周邊相關:
龍亭村附近有九龍漈風景名勝區(qū)、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縣塔公園、周寧滴水巖、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游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云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魔芋粉條等特產(chǎn),有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壽寧北路戲、屏南四平戲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浦源鎮(zhèn)·龍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