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廟頭鎮(zhèn) | 隸屬:全州縣 |
區(qū)劃代碼:450324102 | 代碼前6位:450324 |
行政區(qū)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qū)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qū)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76萬人 |
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11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廟頭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傳明代在一古廟(江石廟)旁建居,故名![詳細] |
李家村 | ~200 | 村莊 | 李家,傳明洪武年間(1368-1398)由湖南東湘橋田心李家村人遷居,故名。1952年設(shè)李家鄉(xiāng),屬全縣第十區(qū)。1955年屬廟頭區(qū)。1958年與楊家田村…[詳細] |
建新村 | ~2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建新,取新建立之意得名。1968年從深福公社劃出楊家田、歷山屋2村與廟頭公社沙坪村合設(shè)建新大隊。1984年改建新村,設(shè)建新村委員會,屬廟頭鎮(zhèn)。1987…[詳細] |
深福村 | ~202 | 村莊 | 深福原名深塢,傳明永樂年間(1403-1424)由宜湘河村經(jīng)姓人遷建,因在江邊深處建居,故名。后以福緣深詣音改名深福。1952年設(shè)深力鄉(xiāng),屬全縣第十區(qū)…[詳細] |
兆村村 | ~203 | 村莊 | 兆村原稱趙村,因由趙姓人始建得名。后趙姓人遷走,蔣姓人遷居,取吉兆之意,諧音改名兆村。1958年從白果大隊析置兆村大隊,屬廟頭公社。1962年并入廟頭…[詳細] |
白果村 | ~204 | 村莊 | 傳白果明代始建,因村旁原有一顆大銀杏樹(俗稱白果樹),故名。1952年設(shè)白果鄉(xiāng),屬全縣第十區(qū)。1955年屬廟頭區(qū)。1958年改白果大隊,并析出兆村大隊…[詳細] |
黃土井村 | ~205 | 村莊 | 黃土井,因該村有一口井,井邊的土地顏色為黃色,故名。1958年由井家頭、渣碧、竹園屋、板屋等村聯(lián)合為新合大隊,屬廟頭公社。1962年與新聯(lián)、新開2大隊…[詳細] |
仁街村 | ~206 | 村莊 | 仁街,由文橋長坪伍姓人遷建,因地處原湖廣大路旁,村民開設(shè)店鋪經(jīng)營,以仁義待人,日久成街,故名。1952年設(shè)仁街鄉(xiāng),屬全縣第十區(qū)。1955年屬廟頭區(qū)。1…[詳細] |
宜湘河村 | ~207 | 村莊 | 宜湘河,因村處夷襄河(今萬鄉(xiāng)河)注入湘江的三角洲地帶,適宜居住,取“其地宜居,其江入湘”和夷襄河諧音得名。1952年設(shè)宜湘河鄉(xiāng),屬全縣第十區(qū)。1955…[詳細] |
歌陂村 | ~208 | 村莊 | 歌陂,據(jù)《蔣氏族譜》記載,宋慶歷七年(1047),蔣姓人由永歲梅潭遷此建居,因連年遭萬鄉(xiāng)河水患,村民在陂岸修筑堤堰,既引水又防洪,竣工后大家載歌載舞歡…[詳細] |
石洞村 | ~209 | 村莊 | 石洞,因村旁巖石嶺石洞較多,故名。1958年從灣山大隊析置石洞大隊,屬廟頭公社。1962年改石洞公社,龍源大隊并入,屬廟頭區(qū)。1968年復(fù)改石洞大隊,…[詳細] |
灣山村 | ~210 | 村莊 | 灣山崗,因村處湘江拐彎處的山崗上,故名。1952年設(shè)灣山鄉(xiāng)。1955年屬廟頭區(qū)。1958年改灣山大隊,并析出石洞大隊,屬廟頭公社。1962年改為灣山公…[詳細] |
地名由來:
傳明代在一古廟(江石廟)旁建居,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jié)果,廟頭鎮(zhèn)人口數(shù)量為1.76萬人,位列全州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人口數(shù)量排行榜第14位。
基本介紹:
廟頭鎮(zhèn)位于全州縣東北部,東北與湖南省東安縣交界,西與全州縣文橋鎮(zhèn)毗鄰,南與全州縣黃沙河鎮(zhèn)接壤。全鎮(zhèn)總面積125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委員會和廟頭居民委員會,121個自然村,152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全鎮(zhèn)8530戶,33104人,林地面積6萬畝,耕地面積30578畝,其中水田21160畝,旱地9418畝。經(jīng)濟收入以農(nóng)業(yè)為主,主要農(nóng)作物有水稻、花生、桑蠶、花卉、瓜果、蔬菜等。
廟頭鎮(zhèn)是開發(fā)布朗李、葡萄、柑橙、瓜類等多種水果的理想地域。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6公里,距322國道9公里,湘江、湘桂鐵路、黃沙河鎮(zhèn)至文橋鎮(zhèn)紫崗公路、廟頭鎮(zhèn)至湖南省東安縣紫溪鎮(zhèn)公路穿境而過,有黃土井、廟頭兩個火車站,水
歷史沿革:
清代,屬升平鄉(xiāng)。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升平區(qū);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三里鄉(xiāng)。
解放初,屬黃沙河區(qū)。
1950年,建立廟頭區(qū)。
1952年,改為第十區(qū)。
1955年,復(fù)為廟頭區(qū)。
1957年秋,劃為廟頭、黃沙河二鄉(xiāng)。
1958年秋,二鄉(xiāng)合并為廟頭公社。
1961年,屬廟頭大區(qū)。
1968年,撤區(qū)仍為廟頭公社。
1984年秋,分出境域南部,建立黃沙河鎮(zhèn),同時廟頭公社改為廟頭鎮(zhèn)。
蔣偰(生卒年不詳),字敷五,號初亭,廣西全州縣升鄉(xiāng)(今廟頭鎮(zhèn))歌陂村人。祖父蔣瑋;父蔣允德。雍正丙午科以五經(jīng)冠首,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三甲第181名進士。授戶部主政遷山東司員外郎,欽差裕豐倉監(jiān)督
蔣士衡(生卒年不詳),廣西全州縣升鄉(xiāng)(今廟頭鎮(zhèn))歌陂村人。始祖為念三郎,字少五公,是周朝伯齡公第86代孫,蜀國大司馬蔣琬公29代孫。祖父蔣三畏;父明代進士蔣遵箴。順治戊子科舉人,順治進士、探花,誥授文
蔣如松(生卒年不詳),廣西全州升鄉(xiāng)(今廟頭鎮(zhèn)大路下)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三甲第111名進士。歷官國子監(jiān)監(jiān)丞、番禺縣知縣。友乾隆舉人、官瑞金知縣、散文家惲敬。
區(qū)劃: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廟頭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