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有南灣自然長年,又因“灣””旺“諧音,故得名南旺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陳洲管理區(qū);1961年南旺大隊屬陳洲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南旺村屬陳洲鄉(xiāng);1992年3月南旺村隨陳洲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至今。 南旺村坐落于湯溝鎮(zhèn)東南角,南臨長江,與池州市隔江相望,村域面積6.4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180畝,林地450畝。
黨員總數36人,分為4個黨小組 |
取萬眾一心建設社會主義之意,故得名一心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陳洲管理區(qū);1961年一心大隊屬陳洲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一心村屬陳洲鄉(xiāng);1992年2月一心村隨陳洲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至今。 一心村位于湯溝鎮(zhèn)東南角,南靠長江,與池州市隔江相望,東鄰本鎮(zhèn)南旺村,西北毗鄰桂壩村。
全村2782人,總面積1223.76畝,其中水稻種植255畝。
村企業(yè)三個:一心村石子廠,一心村顆粒廠,一心村大理石廠 |
桂壩村位于湯溝鎮(zhèn)的南大門,瀕臨長江,與池州市隔江相望。湯桂公路、下北線公路穿村而過,境內古老的桂壩小街和桂壩碼頭揚名千里,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水陸交通便利,區(qū)域優(yōu)勢明顯。2005年村級區(qū)劃調整,系原桂壩、四化兩村的合并村,村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有62名黨員,全村25個村民組,3590人,總面積4826.5畝,耕地面積1722畝,以優(yōu)質棉,蔬菜種植為主。
近年來,在黨總支書記劉東取的帶領下,桂壩村依托區(qū)域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謀求發(fā)展,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進步。村黨支部、村委會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五個好黨支部”和“小康村”;被縣文指委授予“安全文明村”和縣武裝部授予“基層民兵營先進單位”以及鎮(zhèn)黨委、政府授予“科普示范村”;2006年又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新農村建設誠點村。 |
地形狀如長龍,沿江堤,故得名龍堤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陳洲管理區(qū);1961年龍堤大隊、江旺大隊屬陳洲人民公社;1979年由龍堤大隊析置高莊大隊、永合大隊,1982年高莊大隊更名為龍堤大隊,隸屬不變;1984年體制改革,龍堤村、永合村、胡莊村、江旺村屬陳洲鄉(xiāng);1992年2月四村隨陳洲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2005年龍堤村、永合村、胡莊村、江旺村合并為龍堤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龍堤村位于湯溝鎮(zhèn)中南部,南臨長江,東臨湯桂公路,總人口5482人,46個村民組,耕地面積2483畝,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為主。 |
取早日實現共產主義的美好希望為名,故得名共義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共義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共義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共義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共義村:地處湯溝鎮(zhèn)西部,占地面積5000畝,其中耕地1700畝;水面350畝。全村總人口2200人,下轄8個村民組,725戶。 |
紅星村地處湯白公路兩側,距鎮(zhèn)政府6公里。2005年村級區(qū)劃調整后,由原共一、新建、儀山三村合并村,全村3802人,965戶,42個村民組,18個自然莊,耕地面積3700畝,水面150畝,集體流轉經營權土地219畝(其中反季節(jié)鋼棚蔬菜種植基地20畝)。紅星村是原儀山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商貿較為發(fā)達,經濟基礎尚好。目前,全村共有黨員85名(其中預備黨員4名),設黨總支一個,二個黨支部,六個黨小組。 紅星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
因劃中心、隆興兩村時,因村駐地在所屬區(qū)域中間,故得名中心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中心大隊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中心大隊拆分為中心大隊、隆興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中心村、隆興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同年,中心村、隆興村合并為中心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中心村位于湯溝鎮(zhèn)南部沿江一線,全村4671人,20個村民組,耕地面積2520畝,以種植水稻和棉花為主。 |
因其借前蘇聯(lián)農村“集體農莊”得名,故得名。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農莊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農莊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農莊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農莊村位于湯溝鎮(zhèn)西南部,湯白公路穿村而過。村轄區(qū)內有儀山初級中學、儀山農窯廠。
全村占地面積1.9平方公里,8個村民組,人口21082人
全村共有黨員39人,黨小組8個 |
以境內黃儀山前二字得名,故得名黃儀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紅旗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2年紅旗大隊更名為黃儀大隊,隸屬不變;1984年體制改革,黃儀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黃儀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黃儀村坐落在湯溝鎮(zhèn)鎮(zhèn)區(qū)以東,全村人口2922人,黨員54人,耕地面積4350畝。 |
以境內民勝圩得名,故得名民勝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聯(lián)豐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2年聯(lián)豐大隊更名為民勝大隊,隸屬不變;1984年體制改革,民勝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民勝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民勝村位于湯溝鎮(zhèn)西北端,南與彭山村相鄰,西與白蕩湖接壤,北與橫埠鎮(zhèn)少豐村鄰近。
總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約3000余人,全村18個村民組,耕地面積4000余畝。 |
彭山村位于湯溝鎮(zhèn)西北端,瀕臨白蕩湖,北與橫埠鎮(zhèn)吳家咀接壤,西與田間村,南與黃儀、農莊、東與民勝毗鄰,境內有白老公路,湯彭公路、江彭公路經過,交通較為便捷。
彭山村屬于丘陵地帶,總面積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200余人,可耕地面積5700畝,山場面積約700余畝,村木覆蓋面積500余畝�,F有338個村民組,有一所歷史悠久的彭山小學,被市級單位評為綠色校園。 |
以清朝“桐城文派”先河人物錢田間得名字命名,故得名田間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田間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田間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田間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田間村,位于湯溝鎮(zhèn)西北角、白蕩湖南岸,東與彭山村相鄰,南與后湖村接壤,西與新河村毗鄰北靠白蕩湖。
全村面積3030畝,其中兩稅畝1425.69畝,非報畝1604.31畝,屬于丘陵多圩口地帶,轄13個村民組,715戶,全村人口2712人。4個黨小組,現有黨員46名。
|
地處白蕩湖后稍,故得名后湖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后湖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后湖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后湖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后湖村:地處白蕩湖旁,占地面積4500畝,水面500畝。全村總人口2082人,下轄17個村民組,595戶。 |
此處白湯湖新開一條人工河直通長江,故得名。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儀山管理區(qū);1961年新河大隊屬儀山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新河村屬儀山鄉(xiāng);2005年儀山鄉(xiāng)并入湯溝鎮(zhèn),新河村屬湯溝鎮(zhèn)至今。 新河村位于湯溝鎮(zhèn)西北部,東鄰田間村,南靠后湖村,西北與樅陽縣白蕩湖水產養(yǎng)殖公司接壤。
全村現有人口1284人,14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5畝。
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為主。 |
長沙村地處四面環(huán)水的江心洲長沙鄉(xiāng)中心部位。14個村民組,470戶,1670人。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四個黨小組,支委三人,村委三人,村支兩委交叉共計4人。設監(jiān)督委員會3人,計生專干2人,其中一人由村委兼任。 耕地面積2046畝,集體林地面積800畝。農作物主要以棉花、油菜為主。農民收入以青壯中年外出務工收入為主,農作物出售收入為輔。 村集體建設有:村部、黨員活動中心、計生服務室、圖書室、村衛(wèi)生室、3.5米寬水泥路4公里。個體企業(yè):木材加工廠1家、服裝加工廠3家;養(yǎng)殖大戶:土雞養(yǎng)殖1戶、養(yǎng)羊1戶、水產(龍蝦)養(yǎng)殖1戶。 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在3-5萬元之間。 長沙村委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村支兩委班子團結,干群關系良好,民風純樸,社會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