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坊鎮(zhèn) | 隸屬:合陽縣 |
區(qū)劃代碼:610524102 | 代碼前6位:610524 |
行政區(qū)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陜E |
長途區(qū)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轄區(qū)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4.3萬人 |
人口密度:35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9個社區(qū)、9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街道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1961年設南街、東街、西街生產(chǎn)大隊,1982年設坊南村、坊東村、坊西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坊南村、坊東村、坊西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街道社區(qū)居…[詳細] |
渤海社區(qū) | ~002 | 村莊 | 南渤海村、北渤海村合并取渤海,居委會在南渤海村。…[詳細] |
乾落社區(qū) | ~003 | 村莊 | 1961年設為乾落村、高家坡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乾落村、高家坡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乾落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詳細] |
嘉德社區(qū) | ~004 | 村莊 | 1961年設嘉德村、顏家坡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嘉德村、顏家坡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嘉德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詳細] |
金家莊社區(qū) | ~005 | 村莊 | 1958年設曙光、王家莊生產(chǎn)大隊,1982年設金家莊村、王家莊子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金家莊村、王家莊子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金家莊社區(qū)居民委員…[詳細] |
清善社區(qū) | ~006 | 村莊 | 1961年設東清善村、西清善村、南伏蒙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東清善村、西清善村、南伏蒙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清善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詳細] |
三蒙社區(qū) | ~007 | 村莊 | 西蒙村、中蒙村、東蒙村三村合并,取三蒙村,居委會在西蒙村![詳細] |
北伏蒙社區(qū) | ~008 | 村莊 | 1961年設北伏蒙村、小伏六村、太里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北伏蒙村、小伏六村、太里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北伏蒙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詳細] |
中東雷社區(qū) | ~009 | 村莊 | 取中雷村、東雷村各一字。1961年設中雷村、東雷村生產(chǎn)大隊,1984年設中雷村、東雷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設中東雷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詳細] |
賀家莊村 | ~211 | 村莊 | 1961年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為新增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更名為賀家坡村民委員會,2001年以前歸原獨店鄉(xiāng)管轄,2002年撤獨店鄉(xiāng)后歸和家莊鎮(zhèn)管轄![詳細] |
趙家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趙家村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東方紅”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為趙家村民委員會。…[詳細] |
福德村 | ~215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福德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紅衛(wèi)‘’大隊,1968年恢復原村名,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為福德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岳莊村 | ~216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岳莊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七一”大隊,1968年恢復原村名,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南岳莊大隊,1984年體…[詳細] |
靈泉村 | ~217 | 村莊 | 靈泉村交通方便,分為老城堡和新村兩部分。林木覆蓋率25%。
靈泉村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一個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組建了歌舞隊、健身隊等,農(nóng)…[詳細] |
大伏六村 | ~218 | 鎮(zhèn)中心區(qū)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大伏六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紅旗‘’大隊‘,1970年恢復原村名,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為大伏六村民委…[詳細] |
和陽村 | ~224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和陽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向陽大隊,1970年恢復原村名,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和陽村民委員會![詳細] |
靈井村 | ~225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靈井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朝陽‘’大隊,1970年恢復原村名,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為靈井村民委員會![詳細] |
坤龍村 | ~229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坤龍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東方紅‘’大隊,1970年恢復原村名,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坤龍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朝時,因商賈云集、手工作坊眾多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坊鎮(zhèn)被命名為第三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zhì)量發(fā)展示范鄉(xiāng)鎮(zhèn)(街道)。
2022年7月,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2022年陜西省旅游特色名鎮(zhèn)及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
2019年12月,坊鎮(zhèn)被認定為全國鄉(xiāng)村治理示范鄉(xiāng)鎮(zhèn)。
2014年7月,坊鎮(zhèn)被國家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zhèn)。
2005年10月,坊鎮(zhèn)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名單。
基本介紹:
坊鎮(zhèn)位于合陽縣城以東10公里處,明朝時因商賈云集,手工作坊林立而成集市,故稱坊鎮(zhèn)。古-往來,夏陽渡和朝韓大道必經(jīng)此地,因此,歷史上素有“合陽首鎮(zhèn)”之說。轄區(qū)海拔600—800米,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15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shù)8373戶,總?cè)丝?3049人。
坊鎮(zhèn)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1.5攝氏度,年均降水量553.3毫米,無霜期193天,水資源豐富,屬抽黃東雷、紅旗水庫和申都供水灌區(qū)。中西部機井星羅棋布,達60多眼。
境內(nèi)交通便捷,合(陽)洽(川)公路橫穿東西,坊(鎮(zhèn))百(良)、坊(鎮(zhèn))新(池)公路貫穿南北,是通往洽川風景名勝區(qū)的必經(jīng)之路。通訊條
文化旅游:
坊鎮(zhèn)王氏民居時代:清地址:渭南市合陽縣坊鎮(zhèn)南街村保護范圍:民居本體,其南北寬116米、東西長65米。建設控制地帶: A區(qū)外延10米。2014年,坊鎮(zhèn)王氏民居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
靈泉村古建筑群時代:清地址:渭南市合陽縣坊鎮(zhèn)靈泉村保護范圍:靈泉城址、靈泉黨氏祠堂、黨氏南祠堂、寨子等圍墻四周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qū)外延50米。2014年,靈泉村古建筑群被陜西省人民
福山寺·明~清·合陽縣坊鎮(zhèn)靈泉村東南。保護范圍:寺院圍墻四面外延50米,上山道路兩邊各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100米。2003年,福山寺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
靈井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西周、漢地址:渭南市合陽縣坊鎮(zhèn)靈井村保護范圍:東、南兩邊至徐水溝支溝,北至徐水溝,西至靈井村。建設控制地帶: A區(qū)外延100米。2014年,靈井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坊鎮(zhèn)公社。
1961年,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保留原建制。
2002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將原伏六鄉(xiāng)并入坊鎮(zhèn)。
2011年,坊鎮(zhèn)機構(gòu)改革將知堡鄉(xiāng)(政府駐南知堡村)并入坊鎮(zhèn)。
區(qū)劃: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坊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