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運城市 > 永濟市 > 城北街道 > 七社村

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城北街道七社村

[移動版]
地名:七社村隸屬城北街道
區(qū)劃代碼:140881002201代碼前6位:140881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晉M
長途區(qū)號:0359 郵政編碼:044000
城鄉(xiāng)分類:主城區(qū)分類代碼:111

地名由來:

南宋末年(1279)八九月間,山洪沖毀麻杜村,部分居民遷至附近三皇廟暫居,因廟會由七社輪辦,一社即一村,俗稱七社廟會。后建新村時擴修三皇廟,于將位于廟東西兩側的新建村改名為東七社、西七社。后在建立聯(lián)村大隊時,去其方位,取名七社。

基本介紹:

七社村,始建于元朝大治四年,曾叫七社鎮(zhèn),因由七個自然村組成而得名。隸屬于山西省永濟市城北街道,位于永濟市城區(qū)的西部,黃河大道,河東大道,市府西街橫穿而過,東西分別與趙伊村和張華村為臨,南至小張村北至涑水河,整體位于永濟市未來市區(qū)的中心。本村的主導產業(yè)有小麥、玉米、蔬菜、果樹,是個革命老區(qū)。目前,全村共有七個自然村:當鋪巷,西杜村,東杜村,東七社村,西七社村,下巷,石家堡子村。14個居民組,643戶,人口2560口人。7個黨小組,94名黨員。耕地面積1900余畝。勞力人數(shù)為1600余人。

村建小學一座,在校學生110余名。村建文化廣場9處。建有圖書室,文藝隊和黨員活動室。近年來村民素質

+查看詳細七社村概況>>

歷史沿革:

清和民國時期隸屬永濟縣。

1947年隸屬永虞縣二區(qū)。

1950年隸屬永濟縣一區(qū)。

1951年隸屬永濟縣二區(qū)。

1953年隸屬永濟縣二區(qū)張華鄉(xiāng)。

1956年隸屬城關鎮(zhèn)燎原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1958年并入運城縣,隸屬永濟人民公社七社管理區(qū)。

1961年5月復歸永濟縣,設立七社生產大隊,隸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七社生產大隊,設立七社村民委員會,隸屬城關鎮(zhèn)。

1996年隸屬城北街道。

周邊相關:

七社村附近有普救寺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qū)、鸛雀樓神潭大峽谷、堯王臺景區(qū)、雪花山風景區(qū)等旅游景點,有永濟大櫻桃、永濟蘆筍蒲州青柿、老勁子麻花、任陽鄉(xiāng)柿餅、任陽紅棗等特產,有蒲州梆子、惠暢土布制作技藝桑羅酒制作技藝、永濟飛獅張營小米醋釀造技藝、運城關公信俗等民俗文化。

城北街道行政區(qū)劃: